市场监管总局:保持对虚假违法广告的高压严打态势

维护“一老一小”消费群体合法权益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思想斗争了一个月,最后我作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把祖传秘方无偿捐献给国家”“每天两次,远离近视,点亮未来”“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些“神医”“神药”“神器”“名师”广告中的常见话术,让许多急于求医治病的老年人深信不疑,让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盲目轻信而深陷其中。

  如何破解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的广告乱象监管难题,切实保障消费者尤其是“一老一小”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近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护苗助老”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成效显著。

  据介绍,2021年4月起,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组织开展“‘守护夕阳红’——医疗、药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行动”和“‘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培训类广告清理整治行动”。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医疗、药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等领域广告乱象,如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虚假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等作推荐、证明发布教育培训广告,假扮医生、专家、教授、学者,误导老年人、青少年的“神医”“名师”广告,未经医疗广告审批发布广告、夸大效果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医疗美容虚假违法广告等。

  整治行动期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处罚共计8665万元,针对教育培训类虚假违法广告处罚共计4172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继续保持对虚假违法广告的高压严打态势,紧盯民生诉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和消费者关切的热点问题,为消费者营造诚信、规范、有序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