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百色网格化疫情防控精准高效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政法机关按照“构建网格治理新机制,科学合理划分网格,依据城乡有别、沿海和内陆有别、边境和内地有别的原则,进一步做细基层治理单元,进一步完善网格职责任务和工作内容,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的部署要求,在积极应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进一步梳理完善网格化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屯(组)网格化防控“五级包保”工作机制,精准加强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全市划分为28485个网格,配备网格员67712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做细“三类二种”网格
百色市科学分类划分网格,根据地域实际,按边境、非边境、单位三个地区分类和单元网格、专属网格两种情况,科学划分“三类二种”网格。将边境2县(市)11个乡镇95个一线村划分为121个单元网格和820个一线网格,每个单元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每个一线网格配备多名兼职网格员;非边境地区划分一线网格22194个,专属网格3338个。同时,明确网格管理任务,印发《百色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手册》,指导网格员做好“宣传员、信息员、组织员、服务员、督导员”等“五大员”职责任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村(社区)“两委”干部下沉一线后自动转变成为网格员,做好网格区域管理、重点人员精准摸排、生活服务保障、特殊人群服务、卫生环境消杀、宣传引导发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网格内疫情防控工作。
构建“五级包保”责任体系
建立市县乡村屯(组)疫情处置网格化防控“五级包保”工作机制,压实压紧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百色市疫情处置网格化防控“五级包保”分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执行指挥长,市人大机关、市委组织部、政法委、统战部等单位领导干部及各县(市、区)组织部部长任副指挥长的组织机构,下设综合协调、重点区域管理、协调联动、维稳应急、督导5个专项小组。
县乡村均对应成立网格化防控包保工作组,明确包保责任,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村党组织书记分别对本级疫情处置网格负总责。市负责人对应包保县级网格,县负责人对应包保乡镇网格,乡镇领导对应包保村(社区)网格,村“两委”干部对应包保屯(组)网格,每级网格由若干人员组成。将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驻村(社区)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卫健部门医务人员等纳入网格员队伍,构建党建引领、一网统筹、联动入格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优化运行机制,即落实分级负责机制、报告请示机制、快速反应机制和联动协调机制。
筑牢党建引领网格堡垒
发动党员入格,组织部门发出“红色集结令”,推动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深化“双报到”和“下沉服务”机制,3.8万名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屯,与基层网格员一并编组,接受基层党组织的统一管理,共同参与重点人员摸排、核酸检测服务等网格化防控工作。
组建临时党支部,把网格点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党员编入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职责牌,筑牢网格化防控“红色堡垒”,全市成立临时党支部680多个。其中,德保县组建50个城区临时党支部和800多个党员先锋队,覆盖458个核酸检测采样点。靖西市网格点临时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党员网格员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创下仅1个小时就采集8万人的“靖西速度”。
设置“文秀先锋岗”,深化“文秀先锋号”创建活动,在各网格点设置秩序维护、便民服务、医疗救护、心理咨询等“文秀先锋岗”,全市近4万名党员网格员结合自身特长认领先锋岗。
切实发挥网格服务作用
百色市以社区网格为单元,以排查、防控、服务为工作重点,最大限度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染链。在执行“三个不进不出”管控期间,全市1890个村(社区)按照“一门进出、全天值守、测温登记”的要求,全面管控人员流动,确保封闭管理到位。
以开展“全域敲门行动”为载体,组织全市网格员通过敲门入户的方式,全面摸清网格单元内居住人员的底数和特殊群体情况,动员群众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做好送药配餐、物资配送等服务工作,顺利完成3轮全员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助力维护安全稳定,落实“四加强、四防范”措施,加强刑满释放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和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对15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落地管理。网格员发现敏感信息143条,协助落查76人,排查化解矛盾风险隐患24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