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法学会积极打造法治建设新名片
以法治力量护航三江源
青海省有一个在法学界颇有影响力的论坛品牌:三江源法治论坛。该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是繁荣青海法学研究、推进法治青海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集中展示地方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青海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青敏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举办“三江源法治论坛”,是青海省法学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职能定位,更好聚焦法治青海建设“主战场”、精心耕耘法学研究“主阵地”、唱响服务经济发展“主旋律”,着力传播法律知识、建设法治文化、服务法治实践,不断推动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法治文化创新的具体体现。
“希望论坛能够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聚焦改革发展难点、社会治理堵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集思广益,深入剖析、广泛交流,拓展思路、凝聚共识,提高法治青海建设中问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为依法推进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奠定深厚的法治理论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田青敏说。目前,第四届“三江源法治论坛”筹备工作已就绪,将择期举办。
搭建交流平台
为法治青海建设建言献策
青海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有巍巍昆仑山、无垠大草原、茫茫大戈壁、丰润三江源,还有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6月7日至9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田青敏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已成为青海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2015年,为进一步推动青海法学研究事业繁荣发展,发挥法学会智库作用,推进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和“三区”建设,青海省依法治省办、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决定共同创建“三江源法治论坛”,打造青海法治建设新名片,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8月,第一届“三江源法治论坛”举办。此次论坛以“依法治国背景下的青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主题,紧密围绕“论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主体功能区战略法治化研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立法、执法、司法问题研究”“建立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制度研究”等分论题,就解决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面向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征求意见建议。
2017年9月,以“实现‘四个转变’与推进依法治省的有机融合”为主题的第二届“三江源法治论坛”成功举办。时任青海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刘宁在论坛上表示,要以法治力量护航三江源,护航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
2019年8月,第三届“三江源法治论坛”举办,论坛以“推进‘一优两高’战略与法治保障”为主题,以“青海的最大价值在生态、最大责任在生态、最大潜力在生态”的定位为立足点,以“推进‘一优两高’战略与法治保障”为切入点,有目的地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主动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形势、新常态,有针对性地紧扣实现“一优两高”新思路中的新趋势、新领域、新课题,从法学法律层面展开深入研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回应和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矛盾与问题,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生态安全保护、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城市品质全方位提升提供科学的法学理论支撑。
“以‘三江源’为名举办法治论坛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引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很好尝试。”田青敏表示,“三江源法治论坛”作为省级品牌项目,其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建言献策,“只有精心耕耘法学研究主阵地、真心实意搭建好高质量的平台,才能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吸纳论坛成果 服务三江源生态保护立法
田青敏介绍,每届“三江源法治论坛”都针对不同主题展开征文。这些论文中,有的对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社会风险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的将国家政策、制度、机制和法律纳入研究范畴,有的就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法治保障路径进行探索思考,并从不同点、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论坛的主旨报告均聚焦高质量发展时代命题,立足青海,服务青海,实现了论坛与成果转化的双向促进,进一步扩大了论坛的影响力,这对于我们做好全省法学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田青敏说。
法学理论研究的价值,更多是在法律实务中得以体现。三江源法治论坛产生的优秀成果,有一部分已经成功进行转化,切实发挥出了举办论坛的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充分吸纳论坛的智慧和成果,秉持“依法建园”理念,丰富和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制体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把国家公园建设好,依法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同时,青海省法学法律工作者还围绕论坛中研讨的问题,为生态保护立法提出建议。
田青敏表示,青海省法学会通过举办论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践特色,讲求实际效果,突出横向研究,建立合作研究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证调查研究,努力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精品力作。
此外,青海省法学会还针对不同时期的主题,不定期召开“法学沙龙”,邀请省内高校、执法、司法和实务部门的法学法律工作者针对青海省法学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助力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
“法治中国建设为我们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青海省法学会将再接再厉,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把论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增强论坛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田青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