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部发布《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等五项标准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航测技术规范》《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无人机遥感解译技术规程》《入河(海)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技术规范》等5项标准,深入总结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现代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实践应用,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和水源地风险源遥感调查工作流程、技术体系及参数。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相继组织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长江、渤海、黄河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不断探索完善“高科技+笨功夫”的攻坚战工作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生态环境部表示,实践证明,卫星、无人机+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入河(海)排污口三级排查技术指南》等5项标准经过各地实践验证、反复修改完善,凝聚了广大一线生态环保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反映了现代技术推动生态环保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强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