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文娱领域“黑中介”套上法治缰绳
继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先后曝光数名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后,近日,河南、贵州、海南三地税务部门再次曝光一起文娱领域“黑中介”涉税违法案,以及两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1月8日新华网)
据报道,2019年7月以来,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利用他人身份信息,通过在全国注册600余户企业,以从事影视劳务外包、推荐演员和宣传合作等名义,在没有发生实际经营业务的情况下,为有关文娱领域从业人员虚开发票,并帮助有关文娱领域从业人员设立“空壳”企业逃避缴纳税款,从中牟取非法利益。
此次曝光的文娱领域“黑中介”,打着“税收筹划”的旗号,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帮助不法分子偷逃税款,在法律法规的红线上不断游走,开启了损公肥私、违法悖德的歪门邪道。事实上,真正的“税收筹划”本身具备积极意义,是指专业人士、机构利用专业技能指导企业、个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纳税、控制成本等,而文娱领域“黑中介”却利用电商、主播这些新兴业态,唯利是图、胆大妄为,有意混淆明星、网红个人劳务收入与企业经营收入,把高税率的个人所得税按低税率的企业所得税缴纳,甚至无中生有捏造根本不存在的经营活动,设立“空壳”企业逃避缴纳税款,从中牟取非法利益,造成多起明星、网红偷逃税案,且涉案数额巨大,危害国家税收安全,影响社会风气,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2021年以来,税务总局先后8次曝光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重大涉税违法案件,各地税务部门也在持续加大案件查处曝光力度。法律是不可触碰的底线,不论名气多大、流量多大、平台多大,都必须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违法者必将受到法律惩处,付出沉重代价。税务部门最近开展了一系列雷霆行动,既查处偷逃税的明星艺人、网络主播等纳税人,又联动查处帮助偷逃税款的相关中介机构,给文娱领域“黑中介”套上法治缰绳,体现了税务部门对涉税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的零容忍态度,充分表明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的力度越来越大,税收执法也越来越严。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控预警,对“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露头就打,保持对各类涉税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再次警示相关人员,依法诚信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切莫抱有侥幸心理,触碰法律红线。随着税收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税收大数据作用的日益显现,税收执法会越来越严,任何心存侥幸、铤而走险的偷逃税行为,都将被依法严惩,只有自觉依法纳税方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