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政法委印发《山西省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本报讯(记者张志强) 日前,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员会印发了《山西省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全方位护航高质量发展。


  用法治规范和保障政法工作,护航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山西未来发展最鲜明的主题、最激扬的旋律。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出台《若干措施》是省委政法委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若干措施》的出台,体现出全省政法机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历史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行动自觉。出台《若干措施》,就是要推动实现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全方位护航高质量发展。


  立足政法机关职责使命,多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立足政法机关职责使命,紧扣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从理念、机制、环境、服务四个方面,提出了32条具体举措。主要包括:树牢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执法司法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平等、审慎、谦抑、善意、文明、规范等执法办案理念,进一步端正执法司法理念、改进执法司法作风,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创造良好法治“软环境”。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机制。建立健全政法单位联系企业、涉企纠纷解决、服务企业“绿色通道”、风险预警、阳光执法司法、信用激励和惩戒等工作机制。创优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稳定环境。开展保护投资创业者、规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等专项行动,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创造安定有序、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升级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法律服务产品。深化政法服务改革,开辟商务出国、企业运输绿色通道,强化法律服务保障和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检查考核,确保政策落实。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新机制,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若干措施》制定了一系列亲商帮商的工作机制,如:联企服务机制要求各级政法单位领导与企业定点联系,及时了解企业诉求,积极推动企业合规工作,指导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多元解纷机制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及时化解纠纷,畅通诉调对接,为企业节约成本;风险排查预警机制运用执法司法大数据对涉企案件进行统计分析,梳理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发布风险提示,帮助企业将生产经营的法律风险预防在早、预防在小。这些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密切政法机关同企业的联系,让政法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精准对接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精细的政法服务,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温度。同时,各级政法机关还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行动,集中力量破解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法治痛点和堵点,进一步营造规范有序、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突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确保《若干措施》落实

  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过程中,山西省委政法委统筹指导全省政法单位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始终,取得良好效果。《若干措施》认真总结政法机关为群众办实事的经验做法并提出更高要求,确保政法工作始终为了人民、永远服务人民。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推进“一次办好”和“一网通办”,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生产经营、物资运输、商务活动提供又快又好的服务。强化法律服务,聚焦“六新”项目、转型综改等重点工作和特殊人群的重点需求,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和免费法律咨询等专项行动,营造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山西省委政法委已将贯彻落实好《若干措施》列为今年重点工作。抓好学习宣传,在全省政法系统掀起学习热潮,为贯彻落实制度举措奠定基础。认真组织实施,对32条措施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主动接受监督,积极吸纳优秀企业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加入政法系统监督员队伍,自觉接受监督,在监督中开展工作、改进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定期组织专项执法检查,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不断提升政法单位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树立新时代政法铁军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