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宪法学研究会各项工作,为新时代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在中国法学会的领导下,宪法学研究会在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是将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责任。宪法学研究会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对有关重要精神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研究会立即组织学习全会《决议》,并结合学习,计划明年出版纪念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的研究会专刊。研究会充分认识宪法学研究在法学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会长、党支部书记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积极引导理事会成员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做到学术研究与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实现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今年在新一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中,研究会在法学会党组领导下,坚持和强化政治标准,确保研究会负责人、常务理事和理事人选政治上绝对可靠。研究会还积极探索研究会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和基本职责,不断加强研究会党建工作和政治引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将制度建设作为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和抓手。宪法学研究会加强年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专业委员会等会议制度机制建设。在年会主题选定、论文收集与审核等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严格有效的工作制度,保证了年会的政治站位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坚持定期会议制度,在每年年底、暑期、年会前各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研究会的有关重要工作。研究会设立了4个专业委员会,围绕国家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同时,研究会秘书处配备年富力强的同志,负责联系研究会负责人、常务理事、理事和研究会的日常工作,保证了研究会的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三是将政治指导作为扎实推进学术健康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就宪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宪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研究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聚焦中国问题,研究基础理论,引领和推进宪法学理论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注重和加强国家制度研究,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服务。在设立国家宪法日、宪法修改、合宪性审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编纂民法典、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在国际层面,研究会创办有关双边学术论坛,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利用国际学术交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并推荐研究会负责人在宪法学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

  宪法学研究会将继续强化政治引领担当,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引领我国宪法学研究发展,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