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旗帜,凝聚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智慧力量

  2019年以来,在中国法学会的关心指导和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北京市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中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有力服务了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

  一是高举思想旗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市法学会工作汇报,要求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切实肩负起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市法学会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第一要务,开展“双百”宣讲活动128场,依托《法学杂志》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健全论坛、研讨会、课题选题等重大事项审批制度,牢牢掌握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加强对首都法学领域舆情信息的搜集评估,及时掌握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二是紧扣时代脉搏,大力繁荣法学研究。坚持首善标准,聚焦“一带一路”、“十四五”规划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课题,组织开展学术研讨、法律服务、法治宣传300余场次,推出市级法学研究成果80余项。高标准筹办首都法学家论坛、京津沪渝法治论坛、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提交论文433篇,获奖130篇。聚焦涉疫法律问题,组织青年英才出版专著2部,撰写文章16篇。聚焦民法典适用等法治热点问题,设立31个专题,刊发96篇文章,引领首都法学研究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三是胸怀首都大局,精准服务法治实践。围绕“四个中心”建设、服贸会、冬奥筹办等大事,组织系列研讨会、论坛,参与宗教事务条例、禁毒条例、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等16项地方立法项目的咨询论证,积极贡献法治智慧。组织对政法领域改革、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开展第三方评估,为检视改革成效提供客观、中立视角。围绕金融法院组建、国际仲裁中心落地、世界银行法治营商环境评估等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及区块链依法管理等前沿问题,定向征集专家意见,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四是践行使命责任,广泛团结法治力量。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区法学会建设、规范研究会管理,努力扩大服务联系覆盖面,重点发展了一批互联网金融、监察法、涉外商事领域高端领军人才,两年来共增加研究会10个、会员2000余人。加强青年法学人才培养,与人民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定期举办党性教育等活动,全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学术精湛、敢于斗争的中坚力量。

  下一步,北京市法学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精神,把握方向、务实创新,推动首都法学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以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创新形式、拓展阵地,引领首都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二是服务首都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加强意识形态风险监测研判,坚决维护法学领域政治安全。加快与在京高校共建法治研究基地,聚焦“两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等,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科学决策,推动法治实践。三是着力提升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深化法学会改革,以党建为抓手完善组织体系,以高级人才库、青年英才队伍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首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