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守护彝乡平安的缉毒“雄鹰”

  他是一只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雄鹰,飞越繁华城市、偏远村寨;他以热血青春忠实守护着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记不清多少次舍生忘死飞车追捕,记不清多少次与疯狂毒贩交锋,记不清多少次披荆斩棘跟踪蹲守,他早已把忠诚融入骨血,他就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安局缉毒支队民警沈东。


  满腔热忱 利刃出鞘斩毒魔

  在沈东看来,“12年禁毒路,有苦有泪,更有喜悦”。

  由于执行任务落下腿伤、愧对家人,有人问他值不值,这名彝族民警望向远山坚定说道:“只要对得起这身警服,那就值得!”今年6月,2021年四川政法英模事迹宣讲暨四川政法先锋颁奖仪式现场,沈东戴着面罩走上台,将自己和战友们冲锋在缉毒最前线的故事娓娓道来。

  沈东的家乡位于大凉山深处,这里的人们将雄鹰视作“天神”。这个彝家山里娃2009年从四川警察学院毕业后,考入凉山州公安局,开启了从警生涯。时光流转,他带着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忱,在侦查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在缉毒一线挥洒青春汗水。

  大凉山的险峻非常人可以想象。2012年,沈东和战友们前往抓捕一名贩毒在逃人员。凌晨2时,他们摸黑过深谷、爬高山,经过4个多小时才到达在逃人员的藏身地。这名在逃人员警惕性很高,平时睡在山洞里。为了不打草惊蛇,沈东和战友背着干粮在大山深处连续蹲守。为寻找观察在逃人员动静的有利地形,沈东在山崖陡坡上来回跑了无数趟,不慎将膝盖摔伤。

  腿伤了,沈东咬牙上阵,捡一根粗树枝当拐杖,在崇山峻岭中继续攀爬。历经三天三夜的苦战,他们最终成功抓捕了这名在逃人员。如今,沈东的膝盖因严重劳损,落下了病根,但他不后悔,“办案过程很艰辛,但案子破获之后,一切的辛苦都会烟消云散”。

  夜色渐深,一个人对着电脑,办公桌旁摆放着旧行军床;枕戈待旦,出征行囊总是收拾妥当备在身边……为寻找涉毒案件的蛛丝马迹,加班加点、随时出发成了沈东的工作常态。同事们常说:“在凉山公安缉毒战线,沈东吃得了苦、心细机敏,是刺向毒贩的一把利刃。”


  甘洒热血 直面生死永不退

  2014年5月,云南保山凤凰花开。一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正待收网,沈东一如往常挑起重担,主动请缨跟踪运毒车辆。蹲守8个小时,犯罪嫌疑人的探路车和运毒车相继进入视线。

  目标车辆出现!沈东随即驾车跟上嫌疑人的运毒车。专案组原打算在一处上坡路的弯道处实施抓捕,但狡猾的嫌疑人发现异样,加油猛冲。沈东拼命踩油门追赶,两车疾驰,双方开枪互射……

  子弹贴着耳边呼啸而过,沈东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誓死擒凶!

  这场生死追捕长达5公里,沈东终于将嫌疑车辆逼停,与战友合力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在这起案件中,他与战友将犯罪团伙成员一网打尽,缴获毒品海洛因20余千克。在这样一个个生死瞬间,沈东凭借一股敢打敢拼不服输的韧劲儿,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从警12年,年仅36岁的沈东先后参与侦办了130余起重特大毒品案件,抓获贩毒嫌疑人30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500余千克,屡立战功。


  初心不改 护民安康勇向前

  凉山的许多缉毒民警,只要谈起家人都会变得沉默,沈东亦不例外。对禁毒事业的使命担当,让这个铁打的汉子放下了“小家”,擦干泪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2015年,3岁的儿子因感冒引发病毒性脑炎,当时,沈东远在边境执行任务,高山上没有手机信号。当他完成任务赶回西昌,朝思暮想的儿子已认不出爸爸。转院紧急抢救后,孩子的命保住了,但错过最佳治疗期,落下智力障碍,再不能像健全孩子一样上学……

  儿子在重症监护室的20天里,是沈东最煎熬的日子。“但是,想到那些因毒品导致家破人亡的惨痛案例,想到牺牲在缉毒一线的战友,我就必须在禁毒路上继续勇往直前。”沈东说。

  儿子出院后,医生叮嘱他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做康复训练。不出差时,沈东总会早起,帮儿子穿衣、洗脸后再去上班,尽量多陪陪孩子。除此之外,沈东还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和战友们携手屡破大案,竭力为凉山百姓守护平安。

  从警12年来,沈东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嘉奖5次,荣获2018年至2020年“全省禁毒人民战争成绩突出个人”称号。他说,看到曾饱受毒害的群众都脱贫了,真为他们高兴,也为自己是禁毒警察而自豪。

  “彝海结盟”的故事在凉山这片热土传颂,沈东以热血传承红色基因,以行动诠释从警初心,不改对缉毒事业的热爱,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沈东与战友正披星戴月一路前行,“毒品一日不除,缉毒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