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诉前检察建议助力破解“飞线”充电难题

  本报讯(通讯员陈培 封文璇) “谢谢检察官们!没了这些私拉电线,我们心里都踏实了不少!”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某小区居民如释重负。近日,在一次“飞线”充电整治活动中,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运用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助推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治理,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自2021年7月底开展集中整治“飞线”充电专项活动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发现,辖区内有几个小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住户私拉乱接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这些行为因具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而被消防法、《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等明令禁止。而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以及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不完善等是“飞线”充电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找准问题症结之后,园区检察院第一时间根据相关规定立案审查,并向有关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自身职能,保障公共安全。在后续的监督工作中,园区检察院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从根源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不规范等问题,切实为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