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法学会“三项机制”践行基层社会治理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胡彬) 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法学会组织的“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中,宁波大学组建了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3支反诈专业小分队奔赴90余个村(社区),开展讲座40余次,发放各类资料2万余份,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反诈知晓率和参与率。

  近年来,镇海区法学会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协调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与宁波大学法学院,开展立体式多层次的校地合作,通过构建“三项机制”,使高校教学科研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良性互动,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


  建立学术研究与实务合作机制

  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镇海区法学会关注到宁波大学法学院与区矛盾调解中心的结合点,协调双方建立了学术研究与实务合作机制,紧紧围绕矛盾调解中心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利用宁波大学法学院的人才智库优势开展调查研究。

  双方共同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为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县域矛盾纠纷“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县区级矛盾调解中心的运行机制研究》《公平正义感受度测评模式调研报告》等一系列实务性课题调研,不仅为矛盾调解中心更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提供智力支撑,而且这些成果还分别获得了当年浙江省委政法委系统调研优秀奖和宁波市委政法委系统调研一等奖。

  比如,研究小组在《县域矛盾纠纷“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中,从镇海区矛盾调解中心一站式实体化运行的机制内涵、运行机理、关键要素等方面分析,揭示了镇海区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功能、目标任务并进行理论剖析,对下一步中心发展的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路径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健全复合型专业性人才培育机制

  在镇海区法学会看来,矛盾调解中心矛盾纠纷化解部门具有协同、力量整合、信息支撑、各类社会治理事件全量汇集、全景集成、全链处置的优势,是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非常有效的实践基地,于是协调双方建立了复合型专业性人才培育机制。通过专题实践课、校外导师制、师徒结对制、寒暑假实习、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志愿者等方式,组织宁波大学法学院学生到矛盾调解中心实地参与矛调纠纷调处化解,沉浸式增强大学生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感知和体悟。

  今年7月,42岁的王某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王某家属与其供职的公司就赔偿事宜迟迟无法达成一致。由于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就工伤认定双方各执一词,王某家属情绪激动,双方多次协商无果。镇海区矛盾调解中心接访后,邀请了宁波大学法学院的志愿者参与调解,法学会安排了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讲师进行谈心、人文关怀,疏导家属心中郁结。同时中心召集信访、人社、街道等部门进行会商研判,充分听取公司、家属及其同事意见,劝说双方进行换位思考,积极承担企业责任。最终公司给予王某亲属抚恤补偿10万元,医药费用补偿3万元,该案顺利解决。

  据统计,今年以来,宁波大学法学院先后8批累计300余名学生到镇海区矛盾调解中心参观学习、55名学生担任中心志愿者,既提升了教学实战水平,又丰富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多元参与内涵。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实践机制

  镇海区法学会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和“基层治理四平台”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实践机制。

  “基层治理四平台”是综治工作、监管执法、应急管理、公共服务四个功能性工作平台,核心是推动县级部门与乡镇(街道)之间的职责重构、资源重配、体系重整,实行政府部门资源下移、保障下倾、力量下沉、服务下行,实现“资源力量下乡镇,基层治理上水平”,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水平。

  据悉,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实践机制在镇海已运行三年,累计600余名宁波大学师生组成30余支小分队参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工作,通过实践课堂所学在监管执法、公共服务等领域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镇海区法学会联合区矛盾调解中心、宁波大学法学院组织了22支小分队奔赴全区89个村(社区)开展工作,特别在今年暑期,宁波大学法学院开展法治“大篷车”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的同时,安排每支小分队结对一个社区网格,由优秀网格长带领青年学生,全程参与基层治理信息排摸、采集、上报和处置流程,让大学生实地体验基层网格日常工作,实际参与镇街综合信息指挥中心、村社议事站、网格驿站的运行工作,了解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同时,重点宣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同时开展平安建设、综合执法改革、高频事件整治等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项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