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交出市域社会治理“奎文答卷”

创新“四化”载体 擦亮“红色”品牌


  近年来,山东潍坊市奎文区聚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思路,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实践载体。

  “‘四化’实践创新载体的推出,有效提升了奎文区社会治理水平,探索出了一条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的‘奎文路径’。”奎文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瑞升告诉记者。


  凝聚“社会化”治理合力

  奎文区始终以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物业管理难题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在完成“党建+治理”顶层设计的同时,奎文区把抓物业管理、促基层治理作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突破性项目,实现了全区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

  目前,奎文区共成立67家社区物业服务公司,19家社区物业服务站,726个小区物业管理实现100%全覆盖,514个“好管家”党支部,形成分层分类、上下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奎文区依托“红色物业”,积极打造吸纳各方参与的治理载体,全区充分发挥物业“红色基因”,链接资源共驻共建,全面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社区治理。街道加强对物业企业的评比考核,把融入社区治理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社区党委牵头,整合兼职委员单位、“两新”组织、个体商户等成立“红星服务联盟”,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金融、家政、养老等14个行业党建联盟,推动行业资源融入社会治理共驻共建。截至目前,共解决民生事件1.35万件,化解矛盾纠纷720起,消除安全隐患1.85万起,真正实现了小区“精微治理”。

  通过推广“和为贵”调解室、小区议事厅、居民说事亭等,畅通各类主体参与网格协商议事渠道。打造了“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志愿服务队、“社会治理”网格志愿服务队、“社区综合执法”吹哨志愿服务队等160余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队伍,1.2万名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网格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惠及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优抚对象以及普通居民群众约2.5万人次。


  夯实“法治化”治理基础

  今年上半年,奎文区将原来的“综治中心”改建成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群众诉求服务中心”,高规格打造“一体化”指挥调度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大厅。

  “中心由信访、公安、法院、检察院、住建、人社等15个部门科室整体入驻、集中办公、联合调处,形成了矛盾调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处’的新格局。按照简单纠纷就地化解,复杂纠纷联调联动,重大纠纷会商研判的原则,在中心设置信访接访、诉前调解和速裁服务、检察服务、法律援助、医疗纠纷、劳动监察及仲裁、农民工工资清欠、消费纠纷和投诉举报等18个工作窗口(功能室),实现上访投诉即来即办,即来即调。” 奎文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照阔告诉记者,对一个部门无法独立办理的事项,由政法委牵头召开联席联办会议,确定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明确办理时限,限时办结,实现“一站式”调处化解。目前已累计召开联席会议80余次,化解重大矛盾风险116起,受理群众信访事项7415件,办结7347件,办结率达99.08%。

  奎文区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创新研发了“矛调助理”系统,形成“登记受理—分派转办—办结确认—数据统计—预警提醒—分析研判”的办理流程,构建起集约化、高效化、透明化的工作模式,实现群众矛盾诉求全链条闭环处理,对所有业务数据存储利用并进行分析研判,辅助决策。

  随着法治化建设的深入,群众依法解纷、依法止争的需求不断加强。针对群众的需求,奎文区着力打造“法援惠民生”品牌。他们创新“互联网+法援”“网格化法律援助”服务新模式,建立横向以区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相关部门为结点,纵向以区、街道、社区、网格为主体的四级法律援助网络,实现了法律援助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通过站点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05件,占比达64%。同时创新“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网格化+听证法”等治理路径,化解信访积案128件,调处矛盾纠纷1269起,提出法律意见95条,解答法律咨询754条,开展法治宣传287次。


  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

  自2020年起,奎文区按照“高标定位、创新突破、智能治理”的思路,创新“小红哨”联动运行机制,破解民生堵点、治理难点。“我们推动安全监管‘一屏尽揽’,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搭载了‘雪亮工程’、智慧消防、工地监管、应急处置、数字城管、食药监管等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全区网络贯通、数据融通、一网汇聚。”王照阔告诉记者。

  “针对特殊群体,奎文区推出了‘线上监管’模式,创新研发了‘非羁押人员云监管平台’,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假释缓刑、监外执行、管制、已决未执行、社区戒毒等七类人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了对非羁押人员的‘云上’监管、‘码上’行动。”王照阔告诉记者,“云监管平台”运行以来,录入非羁押人员104人,其中自行办理取保候审人员79名,异地转办监管取保候审人员25名,有效解决了非羁押人员监管难的问题,缓解了刑事诉讼中的多方对抗,减少了诉讼矛盾,有效推进了诉源治理。


  强化“专业化”治理保障

  2019年以来,奎文区在创新社会化、法治化、智慧化实践载体的基础上,高标准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建设专业调解队伍,统筹多元共治力量,打造出一支社会治理的专业队伍。

  “科学划分网格408个,按照‘原网格员留任、社区工作者下沉、退役士兵公益性岗位人员选用’的原则,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408名。”曹瑞升介绍,专职网格员按照“一人一格、综合履职”的要求,综合履行“七大员”职责,即基础信息“采集员”、社情民意“巡访员”、重点人员“管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隐患“排查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生事项“服务员”。设计制定了《网格化治理工作任务清单》,明确7项42类工作任务,网格员依托手机App,主动承接全科网格化服务事项,实现基础信息和相关情况实时采集、实时上报。创建“1+2+N+X”工作模式(“1”即一名网格指导员,“2”即一名网格长加一名专职网格员,“N”即下沉网格的职能部门人员,“X”即网格内志愿者、物业服务人员、热心群众等),积极开展“组团式”服务,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里办、矛盾不上交”,用“网格”筑起社会治理“坚强底座”。

  在提高人民调解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奎文区充分发挥法学会会员、法律工作者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中的专业优势,成立了涉法案件调解队伍,进一步推动涉法涉诉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区委政法委、法学会成立涉法涉诉案件评查化解公益法律服务团,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权威为工作目标,为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目前法律服务团参与化解案件50余起。

  下一步,奎文区将在巩固社会治理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再创佳绩,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治理“奎文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