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首批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诞生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推出知识产权金融新服务
本报讯(记者陈和秋)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举办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2021-2023年)现场推进会,展示了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最新成果,即数据知识产权质押。会上正式上线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并举行了全国首张知识产权公共存证证书颁发仪式和首批基于区块链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签约仪式。
据介绍,“融资难”“举证难”“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运营及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浙江今年探索开展数据质押的知识产权金融新服务,通过对接银行、担保机构、数据公司等多方主体,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采集企业生产、经营链上的各类数据,由区块链存证平台发放存证证书,将数据转变成可量化的数字资产。并通过进一步金融创新,获得银行质押贷款释放其内在价值,为探索解决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提供了先行经验。
目前,“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开通了“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安全保密及可溯源等特性,为原创设计、数据资产、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提供高效快捷的存证服务,为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加密存储要求的存证信息颁发存证证书,并以知识产权区块链存证为基础,为用户在维权、许可、质押、交易等过程中提供相应出证服务,实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
据悉,在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试点杭州高新区(滨江),已有两家企业成为首批通过区块链存证数据获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的受益企业。现场推进会上,“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承建方、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负责人向两家企业颁发了首批数据知识产权公共存证证书。
下一步,浙江将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日益完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不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惠及主体更加广泛、知识产权资源创新价值充分释放,积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