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禄丰市法学会及会员单位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
以“五用”普法促进民族团结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年来,云南禄丰市法学会及会员单位禄丰市司法局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把法律知识送到民族地区群众身边,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宣讲法治,利用评选出来的少数民族“法律明白人”现身说法,强化普法宣传工作。禄丰市每年举办少数民族普法骨干培训班,“七五”普法期间,全市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108场次,培训少数民族普法骨干1240人次。
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在每年6月“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月”等时段,云南禄丰市法学会、司法局等组织少数民族干部组成宣讲团,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村、组开展双语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共开展送法进农村,利用宗教场所开展双语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场次,受教育少数民族群众640余人次。
用民族元素诠释法治。禄丰市利用全市15个乡村文化室(工作站)、242块LED电子宣传屏、14个法治文化广场,增强民族法治文化的覆盖面,建立民族特色的普法宣传橱窗、灯箱,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名言警句、谚语等法治文化作品,开辟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
利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紧扣“庙会”“三月三”“火把节”等重要节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小品、花灯歌舞”等形式的法治文艺节目,到禄丰全市14个乡(镇)和部分少数民族村(社区)演出,增强普法工作生动性。组织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进行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活跃少数民族法治文化生活。
利用化解群众纠纷体现法治。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截至目前,禄丰市共调处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1165件,涉及少数民族群众3400余人次,为少数民族提供法律援助案件46件,涉及援助对象86人次,有效化解民族地区的矛盾冲突和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