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会加强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建设

  本报讯(记者庄德通) 近日,北京市总工会下发《关于加强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阵地建设的通知》,加强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和暖心驿站建设,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餐饮饭店、商超门店、银行网点、快递分拣站点等社会资源,因需制宜设计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和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

  通知要求,首都各级工会要依托区级、街道乡镇、园区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分批建设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公共区域职工之家或暖心驿站。同时,依托品牌形象好、社会责任心强的连锁餐饮饭店和其他社会资源建设暖心驿站。各产业工会也将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服务阵地对外开放,结合产业特色和服务对象特点,新建一批服务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暖心驿站。

  据悉,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应有相对宽裕的服务场地,可设置共享会议室、心理减压室、劳动争议调解室、母婴关爱室等场所。通过12351职工服务平台搭载就业创业培训、职业介绍、心理疏导、法律咨询、健康管理、图书阅览、文体活动、权益维护、微心愿发布等服务,积极开发新的服务功能和项目。鼓励通过节假日开放、错时开放、预约服务等方式实现全时服务。暖心驿站应尽量设置在临街位置,便于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重点的广大户外劳动者进出。有条件的可通过人员值守或人脸识别、扫码开门等科技手段,实现24小时服务。依托餐饮饭店等社会资源建立的暖心驿站可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特惠“暖心早餐”“能量午晚餐”、错峰折扣券和排队优先等方式,缓解户外劳动者就餐难问题。

  目前,北京工会已在户外劳动者密集区域建立56家公共区域职工之家,2.7万家职工暖心驿站。到今年年底,计划再新建公共区域职工之家、职工暖心驿站3920家,在此基础上,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完成150家服务站点的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