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援路上的“小马哥”!
法援路上的“小马哥”!
——关怀弱者、铁汉柔情的法援人马思远
马思远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因为他沉稳的性格、温和的笑容,被同事亲切地称为“小马哥”。
电影故事里,“小马哥”是银幕里的经典人物,挥洒热血于江湖,潇洒不羁尽显英雄本色。而现实生活中,法援道路上“小马哥”马思远,投注一腔热忱于平凡的岗位,关怀弱势群体亦显铁汉柔情。
“小马哥”马思远曾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厦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工作者、厦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厦门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等,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还被提名为全国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法律援助人),2019年被评为福建省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
坚守初心
致力做弱者的法律靠山
“我来自老百姓之中,深知为百姓维权的意义。”马思远说,学法律的人都有一种使命感,即执法律之公器秉持信义与公义。
2003年,他放弃外企优越的待遇,成为一名专职的法律援助工作者。18年来,他和同事一起为8万多名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受理并办理了2.2万件法律援助案件,为当事人减免费用500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累计2.5亿元。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马思远始终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助当事人之所困,解当事人之所忧。
今年3月中旬,已经下班的马思远接到电话:市信访局门口有一起群体性讨薪纠纷,要求他尽快到场协助处理。“既然你们代表政府,那你们今天来了就不能走形式。”一到现场,数十名群众就将马思远和同事团团围住。“请大家放心,我们法律援助会为大家做好法律保障!”马思远的这番话,让现场的讨薪员工吃了颗“定心丸”,开始配合调解。
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与思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启动一站式劳动争议调处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合力攻坚,依法引导。短短24小时内,双方顺利达成调解协议,形成调解书。这起拖欠120多名员工共计300多万元劳动报酬的群体性讨薪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如果按照正常法律程序,而不是通过一站式劳动争议调处平台调解,这个案件需要60天。”从60天缩短到24小时,马思远说,“虽然每个人拿到手的钱并不多,但是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人来说这些钱就是‘救命钱’,因此拖不得!”
在案件受理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公司方所拖欠的300多万元工资已向员工支付到位。4月28日,员工代表特地送上锦旗,上书“公正法援,为民服务”。
“企业也不是故意不给,或者是说恶意欠薪。”马思远回顾起这起案件,依然强调“不能将企业一棍子打死”。马思远解释道,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加上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才导致拖欠员工工资。
“‘公平正义’不是弱势者专属的,而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权利。”马思远认为,既要“埋头”为员工“讨公道”,也要“抬头”看看企业的难处,事情才能得到圆满解决。而这,无论是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还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都是有利的。
榜样力量
带好团队涌现更多典型
18年间,马思远获得诸多荣誉。但他始终秉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
身为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马思远称自己为法律援助的“小班长”。“只有把团队带出更多的‘身边典型’,发挥榜样力量,才能帮助到更多弱势群体,才能让更多人受益。”马思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思明区法律援助中心这个“班级”里,“小班长”一直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
“他常常跟我们分享,说法律援助工作就是在做善事。”同事蒋国清到思明区法援中心与马思远共事不过两年多,但是蒋国清坚信自己是受他影响最深的一人。
“我们做法律援助,就是要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蓝天。他们无助,我们就要给他们更多帮助。”马思远的这句话让蒋国清印象最为深刻,他也始终谨记在心。
蒋国清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今年2月21日,来自四川的李某来到思明区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经了解,她的丈夫是名船员,受雇于石狮老板,在漳州船上作业时受伤,但是因为没有石狮老板的个人信息,只有渔船船号,无法起诉维权。
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了解情况后对其遭遇深表同情,主动上前帮忙。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联系了厦门市港务局、漳州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业务部门帮助查询相关信息,并教授李某如何合法维权。
“这个案件不属于我们管辖,原来我们可以直接让当事人到厦门海事法院或者市法援中心即可,但是我们依旧积极为其提供法律帮助。”蒋国清说,马思远的一些工作理念已经深深融入思明区每一个法援人的日常工作中。
马思远所在的集体也分别被司法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授予集体一等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
2019年,思明区法援中心被厦门市总工会授予法律援助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涌现出省部级劳模马思远、张荣,以及胡旭、陈加芳等身边典型。
从一个人的先进变成一群人的荣誉,榜样的力量不仅影响了整个中心,还影响着中心所辖的律师,马思远让劳模精神从星星之火逐渐燎原。
不断创新
默默耕耘成就行业领跑
“哪里有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就辐射到哪里。”为了让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优质免费的法律服务,为弱势群众撑起一片法律蓝天,马思远建立了福建省第一支法律援助骨干律师队伍、全省首支法律援助注册志愿者队伍……
在工作中,马思远始终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待人细心周到,像老邻居一样热心为群众解决法律问题。他倡导简化程序,最大限度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推动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法律援助;扩大援助范围,使更多的困难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
马思远在多个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创造了多个“第一”,他的多项做法和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
他设立了厦门市第一个“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大厅,解答中一次次耐心的倾听、一个个理解的微笑、一项项合理的建议都让求助群众感受到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和尊严;他开发了福建省第一套法律援助管理系统和智慧司法——法律援助移动办公系统,并在全国培训会议上进行了演示;为更好地服务台商,他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台商法律服务站;此外,他还建设了全市第一个“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人民调解+仲裁确认”的一站式处理劳动争议的新平台,在全国法律援助系统进行经验交流;建立全海军第一个法律咨询室,并在全军推广;开通了全国首个法律援助App、全省首个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号……马思远为群众维权独创了许多金点子,这些金点子就像一张法律援助网,成为群众保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法宝”。
“我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多大的事,其实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和老百姓能够公平地站在法律面前。”马思远说。
正如马思远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四个字一样——善行天下,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站在法律面前是马思远心底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