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杀变味的“大胃王”是反食品浪费的有益之举
“今儿挑战超超超超超超大泡面!”短视频平台上,一名粉丝量超过360万的博主在镜头前展示着自己的惊人食量,只不过形式多为探店或试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3个多月,曾经风靡一时的“大胃王”吃播纷纷转型。然而,一些博主仍未放弃主打吃得多、吃得怪的夸张路线,甚至将宠物打造成吃播主角。(8月8日京报网)
近一个时期,因为假吃、催吐等浪费粮食的行为,“大胃王吃播”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些曾经以“大胃王”作为招牌的主播,在前期或是被网络直播平台封杀,或是主动撕掉了这个标签转行做美食主播。除了舆论抨击和网络直播平台的整治,执法部门也向存在假吃、催吐等行为的“网络吃播”现象出手,取得了良好效果。
事实上,网络上的“吃播”在国内刚兴起时,只是分享日常美食与厨艺心得,但一些视频博主在利益的诱惑下,另辟蹊径,靠着各种“剑走偏锋式”的内容,让自己的视频成为“爆款”,不少博主打着“大胃王”的幌子吸引流量,靠吃饭直播赚钱,逐渐让“大胃王吃播”演变成假吃、催吐等浪费食品的行为。
对此,不少媒体批评了“大胃王吃播”行为,称此举浪费严重,误导消费。不少直播平台也增加了相关提示,一些平台在搜索相关关键词时增加“拒绝浪费”的提示性词汇,有的则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
随着直播的兴起,吃播成为一个独特的门类,由此催生了以吃为业的“大胃王”。而随着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厉行节约之风刮起,某些“大胃王”胡吃海喝、浪费粮食,让整个行业也开始变了味。无论是吸引流量变现,还是获得愉快观感,都不能成为浪费粮食的理由。无论画面里播的是珍馐美馔还是精湛厨艺,都应当传播健康的饮食理念,倡导文明的饮食习惯,一些吃播视频动辄上演“海吃”,炒作所谓“大胃王”吸引眼球,不仅有违职业道德,还涉嫌违反相关法律。主播们看似狼吞虎咽地大吃大喝,甚至吃下数人份的食物,其中不乏有通过剪辑、摆拍等手段来掩盖假吃现象,有些甚至使用催吐的方式营造吃下更多食物的假象。这些做法虽然看似千姿百态、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两种:吃得更多和吃得更怪。
对“大胃王”之类胡吃海喝视频回潮给予迎头痛击,既是对“大胃王”假吃真浪费秉持零容忍的表现,也是对夸张吃播内容的有力抵制,更是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的有益之举。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就能够丢弃饮食铺张的陋习,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