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学笃信践行 解答法治中国建设时代课题
深学笃信践行 解答法治中国建设时代课题
——法学院(校)长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7月19日至23日,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依法治国办、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省部级、厅局级政法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
这是去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专题培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取得新成效,谱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接受采访的法学院(校)长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体悟、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学学科建设、科研和教学工作全过程,深化理论创新,培养时代新人,解答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课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行动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指南,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王轶认为,省部级、厅局级政法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班的“第一堂课”,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刻体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等六个方面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了深入、全面、完整地阐述,这是落实“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民法典实施、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等关乎法治环境、国计民生的法治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汪习根表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科学内涵,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框架和总体布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法治基础。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立基于中国,发轫于时代,具有鲜明的“中国性”“世界性”“人民性”。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为抓手,紧紧围绕“十一个坚持”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引导师生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坚定不移传承红色基因、丰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思想精髓,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法治追求。
江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炳烁认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具有重大意义。
杨宗科表示,这为我们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创新法治理论体系,创建法治学科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赵鹏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应了法治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时代背景,准确地判断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间互为条件的关系,强调它们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求率先突破,既能够借此推动法治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也能够为其他领域的法治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尹飞表示,作为地处首都的财经类高校法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治应对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基本理论的建构,着力围绕数据、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开展深入研究,为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理论是重要引领。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高校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说,高校教育教学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推动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及法学学科建设改革创新,形成更加完善的法学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法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薛长礼认为,高等院校法学教育在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实践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积极传播、科学阐释、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出原创性的理论成果,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哈书菊介绍说,目前,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在2021级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希望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大学学习与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使命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坚定法治信仰、恪守法治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法学教育教学的重点问题,为我们推进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遵循。”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屈茂辉表示。
屈茂辉说,湖南大学法学院制定了 《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将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全覆盖学习、推进原创性研究、抓好融入式教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提升法学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