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再推“放管服”新举措

律师在律协即可视频会见看守所在押人员


  本报讯(记者汤瑜)7月23日,“北京律师远程视频会见海淀分中心”正式揭牌,律师在分中心通过互联网,即可与部分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视频会见,这是继公安派出所与看守所实现远程视频会见后,又一项便民新举措。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重视律师执业、看守所在押人员权利保障工作,坚持外部统筹和内部挖潜双轨并进,大力改善律师会见环境,丰富会见手段,完善机制措施,在律师会见量年增15%的形势下,保障了律师和在押人员依法会见权利,助推了刑事诉讼顺利进行。

  2020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北京市公安局创新推出律师在公安派出所与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远程视频会见机制,实现了律师远程视频会见全市全覆盖,为确保看守所“抗击疫情、保障诉讼”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北京市公安局进一步开拓思路,主动统筹外部资源,与北京市律师协会合作,多番研究、实地勘察,研发了基于互联网支持的律师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在律师协会和看守所之间架起“桥梁”,律师在协会即可与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会见。

  为提升律师与在押人员的会见质效,北京市公安局监管总队细化制度措施,出台了《北京市看守所律师互联网远程视频会见工作规范》,明确了预约时间、方式及适用范围,细化律师协会、看守所工作职责,规范了会见流程以及相关台账、文书,统一了会见场所设置标准,确保会见规范顺畅安全运行。

  开辟预约新通道。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毕文胜表示,新的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启动后,辩护律师可通过网络预约提交法律文书和证件照片,看守所审验通过后即可按照预约时间到律师协会进行远程视频会见,未曾在看守所会见过在押人员的律师,可持法律文书到看守所经审验同意并出具《允许远程会见通知书》后,在律师协会预约远程视频会见,改变了过去律师预约后需到看守所现场审验的单一模式,进一步丰富了预约手段,提升了工作效率。

  建立保障新机制。毕文胜说,现在建立了看守所、律师协会双向服务保障机制,律师协会在会见中心设立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会见律师相关手续、身份的现场审核,并开展相关服务保障工作,改变过往公安民警单一提供服务保障的局面,形成了工作合力,确保了会见安全有序高效。

  实现范围新跨越。记者获悉,海淀分中心启用后,辩护律师能与市第一看守所、海淀区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视频会见,今后将逐步实现与全市各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远程会见,形成“立足海淀、面向全市”的工作格局,打破原有系统只能会见本辖区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区域限制,真正做到“网络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提供权益新保障。毕文胜介绍,辩护律师在进行远程视频会见期间制作笔录以及法律文书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签字确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在看守所终端签字确认,律师在律协可直接生成并打印,为有效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支撑。

  提升会见新质效。远程视频会见系统是基于互联网专门研发,使用了当前先进的相关技术和设备,通过百兆带宽传输,会见画面流畅、音质清晰,为确保会见质量提供了保障。

  下一步,北京市公安局在北京律师远程视频会见海淀分中心试运行基础上,将与市律师协会深度合作,继续探索、实践,持续推动其他辖区远程视频会见分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各中心与全市各看守所在押人员均能进行远程视频会见,确保该项新机制高效、规范运行,保障律师、看守所在押人员会见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