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山东省曲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刚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 实现社会治理工作新突破

——访山东省曲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近日,山东省曲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刚在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曲阜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向上向善的价值力量,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以文化人,以和为贵理念,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高标准打造了“一核引领、五治五合、两平台支撑、三级中心、一套精准服务”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体系,全力构建,深度推进多网融合工作,创新纠纷调解流程,切实培育打造了具有曲阜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样板。


  坚持以“和”为贵

  实现社会治理多元化工作机制

  曲阜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明确政治导向,立志走出本土化社会治理新路子,贡献新点子,将丰富的儒家文化宝贵财产有机融入,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以构建具有鲜明曲阜市特色的引领性、标杆性、示范性市域社会治理新样板为载体,在多元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记者:曲阜市如何将传承传统文化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融合?建立了怎样的“融合机制”?

  许刚:曲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曲阜市拥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2000年正宗儒家礼仪传承,锻造出“以文化人”理念。曲阜市围绕这一理念,建设了4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举办孔子学堂儒学讲座,配备“一村一儒学讲师”,以丰富的活动载体提升村民素质,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等运转机制,以移风易俗治陋习、培树和善村风民风。

  在伦理道德观、理性思维判断上,曲阜市坚持以德治为先导,弘扬儒家尚和精神,教育引导群众重视“和”,践行“和”,以达修身立己,规避矛盾,与人为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和为贵”深入人心,家风、村风、乡风、民风实践活动焕发文明新气象,其中,“曲阜市好人”“孝贤之星”“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选有利于传承中华家庭美德,“诚信政府”“诚信机关”“诚信村居”“诚信曲阜市”创建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干事为官的责任与智慧。

  记者:在拓宽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渠道方面,曲阜市有什么经验?如何做到倾听民意、真正为人民群众解决矛盾?

  许刚:曲阜市建立了为民服务同人民主体参与的“发声机制”。在诉求媒介方面,为畅通社会治理渠道,曲阜市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汇聚“民意5来听”、书记信箱、12345政务热线、网络问政、阳光信访等民意诉求平台,建成组织、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勤联动,线上线下聚合的立体式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在网格内聚集整合,建设“大数据”信息库,全面掌控矛盾纠纷诉求。

  在力量组织上,村(社区)“和为贵”调解室整合法律顾问、包村(社区)干部、村“两委”成员、志愿者和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致富带头人、乡贤等力量,做实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用好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及早发现、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筑牢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针对农村无职党员,曲阜市推行“支部领导党小组、党小组管理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党员划片定岗联户”制度。结合“做尚德党员、创孝和之村”评选活动,引导联户党员对群众真关心、真上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实现听音即办,让群众不出村就能解决民生需求。

  记者:曲阜市如何把“和为贵”的理念体现在为民服务上?

  许刚:以精准服务为保障、以社会和谐为目标,曲阜市着力实现民生实事向民心工程转变的“服务机制”。曲阜市社会治理工作将民生诉求细化,落到解决实效上,经限时办理、督促跟进、反馈评价、考核问效,真正将矛盾纠纷闭环处置。

  同时,曲阜市将“和为贵”理念深化为民心工程“铺石造路”的引路石。“和为贵”调解室,让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最多跑一地、最多跑一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幸福食堂”试点推进建设,不仅解决了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还提供了精神交流的场所,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社区、网格并入“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巡查指导,真正实现“参谋+协调+服务”的多效统一。


  坚持以“和”促和

  形成五位一体多元化共治路子

  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曲阜市“和为贵”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实现了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治五合”。五治相辅相成,政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法治为盾、智治为方。着力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和为贵”理念优势,五治缺一不可。

  记者:曲阜市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谁来治理”问题的?

  许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曲阜市坚持以群众自治为走向,解决“谁来治理”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用儒家“和为贵”理念、“和为贵”调解流程等德治内容加以引导,用遵守交通秩序、遵守信访法规等法治规定加以规范,将移风易俗、卫生保洁等文明创建要求一并纳入新一轮村规民约(市民公约)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实施小微权力清单、重大事项全民公决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以党支部为引领、村(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的自治模式,提高居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记者:解决了“谁来治理”的问题后,还需要明确“治理什么”“怎么治理”,曲阜市是如何做的?

  许刚:以改善民生水平为重点,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形成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这是曲阜市一直以来的坚持。

  针对多元矛盾纠纷,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即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对诉求无理的教育到位,对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对个别缠访闹访、以访施压等破坏信访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依法处理到位。

  以智治法治为手段,发挥科技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质效作用,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共享共管,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发现矛盾纠纷,解决群众诉求,整治风险隐患,做好人员管控,密切干群关系。利用诚信管理体系,创新实施居民积分制管理,实现公共政策与公共需求的良性互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途径,先以教化为主,遏制信访上行,再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等功能,保障社会稳定和谐有序。


  坚持以“和”融合

  形成四级联动一体化服务体系

  在构建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方面,曲阜市大力实施“3+N+1”工程,即建设三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室)、升级N个全科网格,合力构建一张智能信息网络,形成市、镇、村、网格四级联动的“和为贵”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实现“群众接待一扇门、矛盾化解一条龙、预测预警一张网、指挥调度一盘棋”。

  记者: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上,曲阜市做了哪些努力?

  许刚:目前,曲阜市实现了市、镇、村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体系建设。镇街“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与同级党群服务、便民服务中心、综治管理中心等一体运行。通过强化阵地建设,整合工作力量,配齐治理人员,努力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工作体系,是聚焦服务一体化,治理能力大提升的创新思路,在构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村民关系等社会主体关系上发挥着引领性、规范性的作用。曲阜市要更好强化“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在矛盾纠纷“终点站”“主战场”“前哨所”定位,真正实现群众诉求“一窗受理、一网流转、一站解决”,加速打造社会治理服务“大闭环”。

  记者:如何保证快速发现群众矛盾并及时化解?曲阜市有什么创新性机制?

  许刚:曲阜市依托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创城网格、安全生产网格、环保网格等“多网格融合”,按照“市统镇管村用、多员合一、一员多能”的原则,建立健全全科网格员队伍,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职能,确保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即发现—即上报—即跟踪—即反馈”一套流程,推动即时化解,实现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

  同时,实现网格科学划分一网统筹,建立“微网格”“微家园”,对网格进行规范整合,尽可能把“网眼”织小,做到全域覆盖、无缝对接。统筹各部门涉及党的建设、基层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事项,统一纳入网格管理,做到标准统一、制度统一,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