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之士的三个坚守

  你们即将从西政出发,启程逐梦。我希望你们心怀“国之大者”,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我希望你们以如火的青春去雕刻美好的时光!你们的人生,何其幸运!你们的出发,意义非凡!你们的价值,终将实现!

  临别之时,我想与大家分享西政之士的三个人生信条,希望各位毕业生能在以后的日子里铭记、坚守。

  一要心系天下,坚守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做新时代的国之中坚。

  在古代,士不仅是一种职业身份,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也就是孔子提倡的“士志于道”,“士”当志存高远,计天下利、求万世名。在今天,“士”更当为“众人的事”(孙中山语)甘愿吃亏、甘受委屈、甘于奉献,而非斤斤计较一人一时一事之得失。

  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是一代代西政人筑就的精神财富。70多年前,家国情怀引领西南革大的10万青年从化龙桥走出,在革命烽火中铸就红色基因;70多年后,家国情怀引领西政人“到中流击水”,争做新时代的弄潮儿。70多年来,家国情怀引领一代代西政人出山城、越险峻,涉险滩、闯难关,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立功勋,把人生的“奋进曲”融入祖国发展的“大合唱”,把个人的青春岁月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

  你们毕业之时,恰逢一个伟大的历史交汇期。我希望大家坚定理想信念,既要做西政精神的忠实传人,将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转化为个人成长的精神之钙,更要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给西政加分,为母校添彩!

  二要和衷共济,坚守西政底线,决不给西政减分,绝不让母校蒙羞。

  我们共同拥有的“西政”,是70多年来一代代西政人精心铸造、已经擦亮的金字招牌,她将永久铭刻在每一位西政毕业生的人生履历中。

  毕业,是一场真正的成人礼。今日礼毕,各位同学就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西政校友。母校,是青春的记忆和精神的田园,是归航的港湾和永远的惦念;“校友”,是基于同“校”而结成的浓浓情感,是心神契合的君子之谊。“西政校友”既是一种基于学习经历的身份认同,更是一种志同道合、荣辱与共的文化归宗。西政人互相鼓励,以浩然正气为共同追求,以西政精神为牵引纽带,形成责任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奋斗共同体。

  真正的西政人,一定自带西政气质,一定能够坚守西政底线。

  我对你们充满期望。我期望,每一位真正的西政之士,都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时时珍爱西政品牌,时时提醒自己坚守西政底线,绝不让爱你的父母、你爱的母校为你流泪、为你汗颜!

  三要自强不息,坚守奋斗精神,努力为母校加分,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贡献者的时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奋斗也是“士”之精神。奋斗使自己幸福,奋斗给母校添彩。奋斗,从来都是西政人最鲜明而厚重的旋律。在博学楼前,有一块校友赠送母校的石头,上面铭刻着西政人耳熟能详的励志名句——“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这是自强不息、积极担当的西政校友文化的重要内核,已经与西政精神融为一体,激励着世界各地西政人不畏艰难、一路向前。

  我希望各位同学毕业以后,纵使历荆棘之磨难而精思不改,攀凌云之高山而乐观永随,始终牢记西政精神——“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做不惧风雨的奋斗之士!我相信大家必将在豪迈奋斗中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为“中国梦”的奉献中,不断演绎新时代西政人的新精彩!

  (本文为作者在西南政法大学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作者档案:

  付子堂,1965年生,河南省新野县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西南政法大学/供图(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