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在沪举办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侯劲松) 近日,上海市法学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论坛围绕“智能社会的法治秩序”主题深入研讨。据悉,举办该论坛旨在服务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论坛上,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作了题为《数字时代·智能社会治理》的演讲。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治理”等相关话题发表深度见解,纵论法治未来。上海市政法相关主要负责人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法学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及各区法学会、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共32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发布了《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1)》《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指数2.0》和《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评估报告(2020)》,启动了“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英文版出版”战略合作,并向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6个单位颁发了“人工智能法治建设特别贡献奖”。其中《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1)》重点聚焦世界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最新动态,汇集各国有关人工智能法治发展的战略、政策、法律、理论研究、重大项目应用、典型司法案例等方面的最新资料,通过分析、评估,形成了较为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分析报告。

  据悉,经过一年的实践并随着人工智能法治研究的发展,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建议,蓝皮书编委会专家组对《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指数》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指数2.0》。“指数2.0”注重内涵式发展,新增一级指标“人才培养(A7)”和二级指标“学生人数(B19)”与“课程设置(B20)”;坚持全面协调,包含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中客观指标10项、主观指标10项,主客观指标更加均衡;反映未来趋势,对各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适当的重新分配,以期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

  据介绍,上海市法学会致力打造上海人工智能法治高地。自2018年以来,上海市法学会已连续四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成功举办法治论坛,论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法治研究的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的高端平台,发布了《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构建上海倡议》《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19)》《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责任》《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1)》等文件,紧盯人工智能领域根本性法律问题,着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法治应用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观点。积极参与全球智能社会法治秩序研究,打造更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交流平台,为上海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制度供给,让技术创新更好地赋能新时代,为全球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