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经侦宣传片不走寻常路

让“古惑仔”做公益?


  近期,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发布的一则经侦宣传短视频《让古惑仔做公益?警察真敢想!》就做出了一个大胆设想。

  在紧凑的镜头切换中,视频中不良青年做派和正义执法工作之间的意外反差、倦怠平淡旁白和活泼轻快配乐之间的鲜明对比,呈现出十足的喜剧效果。

  新颖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在网络上引发众多喝彩,足见网友的喜爱之情。该视频一经发布,就被人民网、新华社、中国警察网等多家媒体迅速转载,分别获得百万点击量。

  这部实现现象级传播效果的短片,其实出自广东省公安厅经侦总队“90后”警察郭冠男之手。近日,郭冠男接受本社记者采访,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低成本良心之作

  为了防止收到诈骗短信的姑娘受骗上当,“古惑仔”大飞哥直接抡起板砖砸烂姑娘的手机。短片中,这一场景被网友调侃为“经费燃烧”。而实际上,被砸烂的只是个手机模型。“就10块钱的成本。”郭冠男说,短片的总成本几千元,但论用心程度,丝毫不输大片。

  作为资深影迷,郭冠男坦言自己深受一些知名导演的影响,短片不少灵感都来源于这些导演的作品。

  此外,短片的酷炫镜头、快速剪接和英式摇滚配乐也备受网友好评。在这方面,郭冠男花了不少功夫,烂大街的“网络神曲”,他一律不考虑,最终足足花了40多个小时才找齐理想中的配乐。

  谈起创作耗时,郭冠男说,从策划提出到成片,历时约1个月时间,但实际的拍摄和后期仅用了6天,而其余时间里,他和演员们还要兼顾本职工作。

  为了节约成本,短片参演成员均为广东省湛江市公安局的民警及其家属,比如被网友评论“一股子硬气”,但“感觉不够坏”的大飞哥,现实中是湛江警校的一名教师,也是原湛江边防支队机动中队中队长。因为短片的制作不能过多影响公安工作,郭冠男和同事们几乎是挤出休息时间进行创作。

  紧张的工期并没有留给这些非专业演员们充裕的时间来打磨演技,郭冠男只能通过后期剪辑,尽量扬长避短,其中一些演技不达标的情节只好删除。正是对质量的高要求和对细节的执着,让这部短片在一众反诈骗宣传片中脱颖而出。


  剑走偏锋背后的苦心

  回忆提出方案时,对于短片剑走偏锋的创意能否被公众接受,郭冠男心里也没底。为了防止被过度解读或误读,短片后半部分通过明示这只是个“被毙掉”的剧本,来解释前半部分由“古惑仔”执法的内容。

  “现实中,我们确实为宣传这件事,否定了很多思路和点子。”郭冠男说,他们策划的第一个版本就被敲定,而且剧本得到了每一级审核领导的支持,这给了郭冠男极大的信心。

  实际上,看似不正经的设计背后,是他长期对公安工作及经济犯罪等问题的思考。

  郭冠男记得曾看到这样的网络评论:“苦口婆心的宣传没人看的”“我们不怕警察,因为警察不会打人;但我们怕流氓,因为流氓真的会打人”。这些话让他深受触动。在接到为“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拍摄预热宣传片的任务时,郭冠男决定借此机会回应那些声音。

  短片中手段简单粗暴的大飞哥,其实是民警内心的另一面。回想起经侦工作中,看到受害者失魂落魄、撕心裂肺的惨状,再对比经济犯罪分子嚣张的气焰与百般狡辩的嘴脸,郭冠男和战友们总会心生冲动,“想去痛揍这帮人”,同时又对那些接受过防范宣传却依然上当受骗的群众恨铁不成钢,“想去骂醒他们”。于是就有了片中“古惑仔”们教训经济犯罪嫌疑人与参与者的桥段。

  然而在短片的最后,字幕还是“卑微”又无奈地打出:“不要被骗,好吗?”

  现实中,警察们不得不克制情绪,依法处理犯罪分子,苦口婆心劝诫受害者。“那就幻想一下,过把瘾吧。”郭冠男说。

  这些片段成功引发了同行的共鸣。不少警察在视频下留言称,短片道出了他们工作时的真实心声,也有网友因此体会到公安工作的不易。郭冠男印象最深的一条留言写道:“几十年了,看了这个视频第一次知道警察叔叔这么伟大。第一次知道啊,罪过罪过!”这令郭冠男感动不已。

  观众嬉笑过后,反诈骗宣传效果已然达到,同时也在无形中拉近了警民距离。正如人民日报对这部短片的评论:没有正襟危坐的说教、声嘶力竭的呼号,但共情式的交流和用心的呈现,比用力的嘶吼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