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创新平安创建举措 提升群众参与度

  本报讯(记者王琪钧□吴灿东) 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平安创建我参与”主题,创新举措、健全机制、丰富载体,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热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逐步形成。全市民意调查中,肥西平安创建参与率为56.42%,同比上升13.81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一。群众广泛参与助推全县1至5月份四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4.47%,电诈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31.2%。


  营造“我参与”氛围

  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肥西县组织开展“平安创建我参与”主题宣传活动,以社区为单元,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人员、社区老党员、社区志愿者、“四员一律”下沉社区人员等担任活动组织者,主题活动内容、时间由各小区物业、业委会等自治组织牵头与社区居民共同商议确定,活动形式由社区居民从设定的平安知识有奖问答、治安巡逻、矛盾纠纷化解、小区安全隐患巡查、平安家庭创建等若干活动项目中自主选择,最大限度提升居民参与度,真正做到平安创建“我作主、我参与”。4月份以来,累计开展活动达130余场次,直接参与群众达8万余人。

  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肥西县将群众中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防控、平安建设工作的先进人物、典型案例制作成平安肥西宣传片和短视频进行播放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平安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制作典型宣传内容30余条,转发超过20万次。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易发高发等突出问题,肥西采取全手段、全领域、全时空的反电诈宣传,分类组织开展反电诈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等“七进”宣传活动,并结合突发疫情处置、中高考时机开展防诈骗宣传,增强全民反诈意识,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势头。

  

  丰富“我参与”载体

  搭建群众参与平台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特点,建立了平安乡镇、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12个平安创建载体,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制定创建方案,确定创建标准,明确创建要求,组织创建活动,分层分类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平安创建。

  按照标准化要求,全面推进县、乡镇(园区)、村(社区)级综治中心(站)建设,在综治中心(站)设立矛盾调处、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相关功能室,广泛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建立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站和工作队,完善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网络,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治安巡逻防范、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平安志愿服务项目,供平安志愿者选择。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站和工作队281个。


  健全“我参与”机制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制定出台《肥西县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积分制管理方案》,明确各项活动内容、时间段和积分数值,群众自行报名选择项目参与,活动完成后由活动项目组织者核对并记录积分,群众凭积分可到指定兑换点兑换日用品;制定出台《肥西县平安建设“一事一奖”实施办法》,明确对参与治安防范等表现突出的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平安志愿者等,根据事迹予以奖励。今年以来,全县共评出“一事一奖”先进事例73件,发放奖金10余万元。

  在平安建设工作中,肥西积极推广柿树岗乡“村事民定”工作法,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制度,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增强群众在平安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