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昆玉:在平凡岗位守护国旗朝升暮降

  “站岗打手势,是交警的基本功,练好了是一辈子的事,练不好也是一辈子的事。”6月3日,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中心区支队副支队长孟昆玉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坦言,从警20年,他始终铭记师傅的教导——“作为离五星红旗最近的交通警察,你执勤的位置不允许练不好,你必须是最优秀的”。

  孟昆玉的执勤地点在长安街沿线,20年来,他始终扎根在公安交通管理第一线。他一年365天每天两次守护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三更起、半夜睡;曾因笔直的站姿、标准的手势、耐心服务,被拍成视频传到网上,被网友誉为京城“最帅交警”;先后参与北京奥运会、“9·3”阅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

  出色的工作业绩,让孟昆玉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


  展现首都交警最美范儿

  孟昆玉说,执勤时他要求自己的指挥手势标准有力、干净利索。

  刚参加工作时,他所在的和平门交通岗是固定岗,一班岗3小时。在早晚高峰的路口中间满负荷地打手势,不停地指挥疏导,经常下班了一抬胳膊,还是打手势的动作。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动作也愈加娴熟标准。

  那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刚刚颁布实施,为了尽快掌握,孟昆玉每天都要拿出几个小时反复理解消化记忆,还写了4000多字的学习笔记,并将常见违法行为的代码记在卡片上,有时间就拿出来看。

  他深知,作为一名交警,执法越严格,越有利于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而执法中没有什么比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让他感动。

  有一次,孟昆玉在岗上执勤,一辆无牌桑塔纳轿车没有减速,直接闯过了路口。他果断打出手势,示意违法车辆靠边停车接受检查。车辆停在非机动车道,但司机不下车,并从里面反锁了车门,汽车也没有熄火。

  由于情况可疑,孟昆玉将摩托车停在违法汽车前,然后再次走到车窗前,示意司机下车接受处罚,可司机依然静坐车内。这时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有人开始指责司机,然而这时车里却响起了音乐。

  孟昆玉先向支队指挥中心通报了这一情况,请求清障车到现场协同处置。司机一看这情况,立即踩了几脚油门,并把车向前开,险些撞到摩托车。很快,清障车赶到现场,司机有些沉不住气了,把车窗摇下一道缝说:“至于嘛?!不就是罚几十块钱吗?给你!”说完,将驾驶证从车窗缝里扔在地上。围观的群众愤怒了。

  可能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已引起众怒,司机打开车门走了出来,不情愿地捡起驾驶证说道:“赶紧的,我还有事呢!”

  “您好,您刚才驾驶车辆遇停止信号继续通过路口,按照《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您处以200元记3分的处罚……”孟昆玉一个标准的敬礼,迎上去。

  “多少?200?少罚点吧?至于嘛……”司机慌了。

  “这是法律规定,另外,您刚才驾车没有系安全带,按照法律规定,对您处以50元罚款,记2分;同时,经检查,您未按照规定悬挂车辆号牌,按照法律规定对您处以罚款200元,记6分的处罚。”孟昆玉话刚说完,司机低下了头表示,自己一时糊涂,希望少罚点。

  孟昆玉说:“您的交通违法行为事实存在,作为一名交通警察,我依照法律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您对我的处罚有异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复议,这是您的权利。同时请您记住,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维护,希望您以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

  说完,他又是一个标准的敬礼。此时,围观的群众纷纷鼓掌,孟昆玉知道这是正义的掌声。

  “交通民警处于执法工作第一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法治形象。”孟昆玉说,“只有坚持最高标准的执勤指挥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才能展现出首都交警的最美范儿。”


  大胆创新道路疏导方法

  20年来,孟昆玉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大胆创新疏导方法,让道路运行更畅通。

  府右街地区是典型老城区,群众停车难,孟昆玉以问题最为突出的佟麟阁路为试点,从“供需”两端排查,创新性提出“增设施、调单行”“解刚需、求共治”的停车管理方式,使该路段通行秩序得到改观,交通拥堵报警较之前下降83%。

  和平门路口,北邻长安街,南抵两广路,是2号线地铁和平门站的出口。四周有全聚德烤鸭店、老舍茶馆等著名商号,车流、人流量大,极易拥堵。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道路畅通及乘客安全,北京市地铁沿线主路不允许出租车随意停车。由于地铁线路客流量大,出租车司机经常在辖区地铁口揽客,但是苦于找不到停车位而时有违章停放被罚的现象,司机们也是有苦难言。

  面对被处罚司机的一脸无辜,孟昆玉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他把地铁口附近所有的出租车停靠点在地图上标示出来,绘制出一份《地铁线路出租停车位示意图》。每次执法时,他都向被处罚的出租车司机递上示意图。此种做法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出租车司机们的欢迎。支队随即批量印制5000张名片大小的示意图,免费送给该区的出租汽车公司。这一招,使地铁沿线路段出租车乱停车行为大幅减少。

  孟昆玉把提高出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创新工作方法,减少红灯等候时间,降低路口拥堵程度。

  有一次,他加班执勤时,一名30多岁的男子急急忙忙将车停在他身边,神情慌张地说:“警察同志帮帮我吧,我的孩子被开水烫了,得马上去儿童医院,这路太堵了,您能带我去吗?”

  男子没想到,仅仅4分钟后,车就停在儿童医院急诊室门前。

  经过这件事,孟昆玉又有了新的想法。在他的建议下,以警区管界为基础,通往儿童医院、阜外医院、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等为主要目的地的“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建立起来了。迄今,保障组已承担带道任务200余次。

  特别是,为减少事故造成的拥堵,他创新采取了“多引带转、不断公交、制住抢行、快清事故”的疏导方法,并在处警、腾路、定责、恢复交通等多个环节最大限度节省时间,保障群众出行的安全便捷。

  “刚开始疏导的时候,好多司机都不敢往前走,谁第一个过来,我就给谁竖大拇指。到后来我再指挥疏导的时候,排在前排的司机都主动给我竖大拇指。久而久之,和平门路口的交通秩序就越来越好。”孟昆玉说。

  当时,他还发现和平门路口两边的公交车站牌越来越多,经常有乘客因为对公交线路不太熟悉而找不到公交车站。为了帮助乘客及时、准确地找到相应的公交站点,他开始对周边的公交线路进行仔细走访,并在队里的大力帮助下设计制作了4面公交线路指示牌,摆放在路口周围,方便群众。

  多年来,孟昆玉坚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微笑执法,在执法中做到换位思考、讲求方式,多年来累计纠正各类交通违法5万余起,未发生一起投诉事件。

  

  科学控制车辆通行时间

  工作中,孟昆玉把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苏俊栓当作学习的榜样和标杆。“他是交管局响当当的模范人物,他的指挥手势透着一股精气神儿,我特别仰慕他。”孟昆玉说。

  2014年,他调任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中队长,驻守天安门广场。作为警队的带头人,他秉承“天安门的交警,就必须有神州第一岗的范儿”的标准,组织民警在东侧路的岗台上搞比武竞赛、休息日到国旗护卫队跟班学习、烈日下和广场上的武警战士比军姿。

  针对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长安街核心区域重大国事外事活动多的情况,孟昆玉带领中队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绘制“岗位说明书”,明确10种常规车速下的不同规模车队通过路口的时间以及不同的疏导措施,科学控制车辆通行时间。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长假期间,天安门地区出现了大客流,单日最高峰达286万人次。为了给游客创造更好的游览环境,孟昆玉组织启动了工作预案,与辖区各单位联勤联动,并采取了设置非机动车临时停靠点、封闭部分非机动车道供游客通行等措施缓解压力,依托科技手段预判大客流发展趋势并采取针对性的疏导措施,确保天安门地区交通秩序井然。

  2020年,北京市公安局全面深化推行首都交警铁骑警务,并着力打造智慧铁骑、为民铁骑、高效铁骑。孟昆玉作为中心区支队主管领导,按照“应骑尽骑”的原则,在支队所属各中队迅速组建了一支141人的铁骑队伍。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中心区支队铁骑民警的见警率持续提升,及时妥善处置每一起交通事故,铁骑民警先后为15辆载有危重患者的群众车辆提供紧急带路护送服务。

  2021年,为打造新一代指挥平台,孟昆玉结合中心区支队管界特点和工作任务实际,推动支队指挥中心基础建设和系统应用的改造升级。同时,强化一线民警科技应用,遴选支队中的青年骨干民警组成支队“小教员”专班,常态化加强民警应用技能培训。特别是注重激发年轻、高学历民警的智慧潜能,鼓励大家立足一线交通管理实际,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参加“金点子”大赛、科技系统建模比武。

  将平凡发挥到极致,平凡就变得伟大。虽然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但在孟昆玉看来,作为一名交警,纠正每一起交通违法行为,妥善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解决每一位群众的需求,就做到了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