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纪调对接”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社会矛盾“大调解”是江苏省启东市的平安建设品牌。为进一步优化“大调解”格局,从去年起,该市探索实施“纪调对接”。仅仅一年多时间,通过“纪调对接”,该市共化解矛盾纠纷100多起。“纪调对接”已成为启东市“平安建设”又一个亮点。


  “两个20%”催生新机制

  近几年,随着崇启大桥建成和吕四起步港区、北沿江高铁、宁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启东加速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快速、高速的发展,带来利益的调整和矛盾的冲突,社会维稳压力也随之加大。

  去年4月,启东市纪检、信访、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了信访矛盾专项排查。在汇总排查结果时,一组数据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93件社会矛盾纠纷中,有19件发生在农村、镇区,占比为20.6%;有18件主要是反映镇村干部不廉洁问题,或是基层操作不公正、不透明,占比为20.1%。

  这“两个20%”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认真解决基层干部办事不公、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的问题。”市委常委会会议明确要求,“把纪检监察纳入大调解格局,发挥他们的职能优势和影响力,提高化解疑难信访的效率,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目前,启东市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医患纠纷调处、劳资纠纷调处、校园意外伤害纠纷调处、环保纠纷调处与社会调解对接、诉讼与调解对接、公安与调解对接、检察与调解对接、交通事故调处对接、消费领域调处对接等专业化调处机制。

  纪检机关如何融入“大调解”工作格局?启东市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市纪检、政法、信访、调解、公安、检察、司法等机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在总结“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等“专业对接”经验和反复讨论、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启东市委及时下发了《关于推进“纪调对接”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各级纪检组织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负有监督、协作、参与等职能。市纪委在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设立监察员,进行专项效能监察,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调解职责范围内的社会矛盾纠纷,严肃查处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纪检机关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部门要做到信息畅通,紧密协作。双方设立专门联络员,及时传递各自范围内的社会矛盾纠纷问题。纪检机关接到属于矛盾纠纷类的信访问题,及时移交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按规定调处;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对排查中发现或受理的属于纪检机关管辖的信访问题,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双方相互配合,联合调处,形成整体联动机制。


  “五个流程”搭起新平台

  新机制建立后,必须有效运作、发挥作用。启东市细化了“纪调对接”工作流程,即:搜集信息—扎口梳理—交流传递—调解处置—考核评估。同时,根据以上5个流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定期排查、信息月报、工作例会、情况通报等一系列制度,保障“纪调对接”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启东市要求对反映干部廉洁或基层操作不当等方面的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各镇区、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加强排查,同时每月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对上报信息,由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明确专人进行归类汇总、扎口梳理,确保将有关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向纪检机关传递。

  去年,启东市纪委主动出击,通过主要领导驻调解中心接访、常委主任集体巡访、纪委委员下访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听取社情民意,深入排查矛盾纠纷。

  “苗头”冒出来,化解是关键。对排查出来的属于纪检机关管辖的矛盾纠纷问题,启东市纪检机关自我“加压”,明确对一般矛盾纠纷,3个工作日内予以调处或作出结论。对征地拆迁、环保低保、救助救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7个工作日内调解处理或有阶段性结论。对涉及面广、人数多可能引发集访、越级访和恶性事故的矛盾纠纷,包括双休日在内3日内调解处理或提出处置建议。“想不到市纪委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假种子问题。”去年8月3日,高新区(近海镇)向西村村民刘某因假种子问题向市纪委投诉,第二天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就接待了他,当天就协调有关部门查清问题。

  对不在职能范围内的矛盾纠纷问题,市纪委按规定及时转递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和相关部门,同时加强跟踪督办,确保矛盾化解到位,群众利益得到维护。去年9月,市纪委专项排查出来的5条社会矛盾纠纷信息移交公安部门后,市公安局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了两起恶性事故发生。

  2020年度启东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考核结果显示,对市“纪调对接”领导组交办和市社会调解服务中心移送的矛盾纠纷,纪检机关调处率达到了97.3%,优秀率和群众测评满意率均超过了90%,总体考核得分列全市执纪执法机关首位。


  “资源整合”焕发新活力

  “纪调对接”充分发挥了纪检机关组织协调、监督惩处、服务大局的职能优势,实现了矛盾调解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大调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成效初步显现。

  启东市把“纪调对接”的重点放在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上。去年6月,因对宁启铁路拆迁区域划分政策不理解,南阳镇中北村村民黄某进京上访。获悉情况后,市纪委连夜介入调查。调查显示,南阳镇按照宁启铁路建设规划确定拆迁区域,不存在违规划分的问题。黄某房屋虽然破旧,但不在拆迁区域,不应享受拆迁补偿。查明情况后,市纪委第二天就向有关部门作出了反馈答复,并把调处意见迅速告知黄某的儿子,使事态得到平息,保证了宁启铁路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去年以来,通过“纪调对接”,启东市先后化解拖欠工资、截留涉农资金、违规收取赞助费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30多件。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规行为,启东市亮出“利剑”,市纪委先后查处民生案件17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去年5月,从市纪委干部手中接过装有钱款的“红包”后,该市寅阳镇庆佳村的10多名村民十分激动。“好几年前被村干部违规收取的建房款,还能一分不少地退还给我们,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村民袁某由衷感慨,“纪委、调解中心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真是我们群众利益的‘保护神’。”

  实施“纪调对接”以来,启东市防止了多起群体性上访事件,化解了20多起集访和越级访。去年3月,收到调解中心转来的吕四港镇菜园村村民因土地补偿款分配问题将越级群访信息后,市纪委立即与吕四港镇政府取得联系,并提前介入调查。对全村近百名涉及征地农户的补偿款,工作人员仅用两天时间就进行了逐一核对,并及时纠正了村干部一些违规做法。补偿情况和调查结果向群众公开后,群众表示息访,并向市纪委、市调解中心送来了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