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乐至县四大亮点工作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本报讯(记者黎志飞□刘紫馨)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开展以来,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坚持问题导向,提前谋篇布局,把打造亮点工作作为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抓手,通过“1+2+19+X”禁毒工作、“萤火虫”法治宣讲、法治体检进企业、“四共四化”打造社区矫正活性模式的“四大亮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1+2+19+X”模式,推进禁毒教育基地全覆盖
为大力推进禁毒教育,乐至县在县南湖公园建设全天候开放式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并以此基地为中心,将南湖公园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法治禁毒宣传、文明创建于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推进基层禁毒基地建设,按照四川禁毒教育基地建设二级标准,在城区街道建设两个禁毒警示教育基地,对来往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19个乡镇各建立一个三级标准的禁毒警示教育基地或禁毒文化广场,进一步深化社会面毒品预防教育。目前,该县已建成两个毒品预防教育基地,47个禁毒宣传微基地、1个广场禁毒文化角,设立禁毒宣传栏574个、大型户外广告和永久性宣传标语3431幅。同时,依托学校现有教室、房屋资源,按照校园“3+N”模式建立校园禁毒微基地,确保对全县各中小学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在校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
聚集“萤火虫”之光,点亮未成年人保护之路
乐至县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创新开展“萤火虫”系列法治巡讲活动。该县检察院打造由14名检察官、未检干警组成的专业宣讲团队,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妇联、县教体局等部门开展法治巡讲活动,面向学校教师开展教育培训,面向学生家长进行法治宣讲,面向在校学生开设法治课程,推动建立学校、家长、政府、司法机关“四位一体”犯罪预防模式,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同时,聚焦社会关注热点,积极回应“监护侵害”“校园食品安全”“意外伤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创新法治宣传手段,提升法治宣传效果,通过制作主题课件、录制视频课、普法知识测试等形式开展法治巡讲,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向群众分享普法小知识,让“萤火虫”法治宣传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2020年至今,乐至县人民检察院共深入学校、乡村、社区等开展“萤火虫”法治巡讲42场,受众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8000余份,乐至县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明显下降,法治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法治体检”进企业,为民解难办实事
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乐至县人民法院开展为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活动,组成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队,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站,开展“一对一”“望、闻、问、切”式法治体检服务;采取“请进来”感受司法、旁听庭审、召开座谈会为民营企业答疑解惑,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性和精准性法律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共四化”打造社区矫正活性模式
乐至县司法局坚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四共四化”社区矫正模式,切实提升社区矫正质效。县司法局依托社区矫正执法大队,联合县政法各部门,创新大队首矫模式,统一由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对新接收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入矫教育,强化社矫纪律、树立法治意识。在严格落实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县司法局创新动态点验模式,动静结合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注重着力提升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成员的帮教意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按照社区矫正对象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管理和考核动态调整,实现社区矫正“因材施教”。
近年来,乐至县政法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获评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信访“三无”先进县、全省维稳工作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