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海淀法院发布《家长手册》从法治角度为家庭教育作指引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5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召开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总结近年审理的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教育、保护的典型案例,发布《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之家长手册(亲子关系篇)》(以下简称《家长手册》),从法治的角度为家庭教育作出指引。
会上,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秦硕首先介绍了《家长手册》的编写初衷、保护理念及海淀法院涉未成年人审判实践中的真实情况及数据。她表示,这本家长手册汇聚了富有代表意义的不同年龄、不同家庭、不同类型的真实案例,尽可能囊括当下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相关热点问题。少年法庭法官结合案例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建议,以及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风险的必要提示;从5个方面给父母们作出警醒和提示,促使父母们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监护职责。
在案例发布环节,少年法庭法官张莹、曹晓颖和王丽娟,分别对“偏见:二胎家庭抚养权纠纷案”“顽皮:幼童致他人房屋受损案”“逃避:未成年人放火案”等3起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教育和保护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重点介绍,从法官的角度分析家庭教育的失当之处,为家长如何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作出指引。
海淀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海淀法院在长期审判实践中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权益被侵害与家庭监护缺失、父母教养不当有密切关系。早在2013年就在全国首创亲职教育工作机制。为更好地发挥司法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提高广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海淀法院以《家长手册》为视角举办此次发布会。海淀法院今后将从“继续扩大亲职教育制度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的适用”“加强与妇联、学校的协调联动机制,将法治教育惠及更多家庭”“立足区位优势,强化对家庭教育的法治研究”等三个方面,加强少年审判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司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