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市法学会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推动工作新发展

将整改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本报讯(记者徐秋颖 黎志飞 □刘紫馨) 近期,四川省绵阳市法学会认真按照统一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各阶段目标任务,一手抓学习整顿,一手抓业务工作,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切实以学习整顿新成效推动法学会工作新发展。

  绵阳市法学会始终坚持主动融入、全程参与、全员参加,将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在绵阳市委政法委统一安排部署下,参加集中学习17次,聆听主题党课6次,参加主题党日暨实地践学活动2次,撰写心得体会和读后感4篇,参加理论水平测试2次,利用“绵阳政法”“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和《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必读书目常态化开展个人自学。同时,绵阳市法学会机关经常性开展理论学习和交心谈心,努力打造一支“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法学会干部队伍。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阶段查纠整改环节开展以来,绵阳市法学会始终坚持将使命扛在肩上,弘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认真对照六大顽瘴痼疾开展自查自纠,坚定不移将查纠整改做深做实。同时,坚持将整改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法学会的专业优势和法治智库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真抓实干、主动作为,以新的工作业绩来检验教育整顿成效。

  目前,绵阳市法学会结合实际,正在按计划深入推进多项重点工作:会同四川省法学会民商经济法学研究会开展“绵阳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研究”课题调研,正在申报省级法治实践创新课题;探索启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试点工作,清理完善专家库,为下阶段组织专家围绕“重大决策事项、重大风险防控评估、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疑难信访积案化解”提供法律咨询论证做好基础工作;组织专家会员,会同绵阳市委政法委开展“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课题研究;组织参加省级以上法治论坛4次,围绕“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实践”等开展征文。近期还将举办骨干会员和法学会系统干部专题培训,邀请省评审委员会专家来绵授课指导;同时积极与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绵阳市社科联、科管委、市律协等单位共同筹办“科技城法治论坛”,打造绵阳法学研究高端品牌,服务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人民满意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绵阳市法学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作为群团的天然优势,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2020年四川省级法治实践创新课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小区治理模式”已接受验收,研究成果正在有条件的小区进行转化;“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常态化开展,举办“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五权保护’体系”专场宣讲;涪城区法学会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经常性联系走访企业制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力度;游仙区法学会“三大法治体检”工作纵深推进,切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安州区法学会结合工业园区法律咨询团队合议制试点工作,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五进活动”实施方案》;江油市法学会组织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和志愿者,针对乡镇(街道)及市级部门开展情绪管理减压团辅活动12场,受众1000余人;三台县法学会组织法治宣讲及志愿活动4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梓潼县法学会组织会员围绕民法典物权、婚姻、继承、合同等开展法治宣传和咨询活动,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盐亭县法学会参与“治重化积”,为信访积案化解责任专班、单位提供精准法治服务;平武县法学会组织会员“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社、进学校、进单位”,深入矛盾纠纷易发地、治安隐患集中地开展法律服务;北川县法学会通过集中宣传、法治下乡等方式,为泛美航空职业学院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成功化解擂鼓新峰水泥厂矛盾纠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