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一所一特色”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哎,山上那个红 山下红

  麻城那个杜鹃红啊

  这山那个红 那山红

  麻城那个杜鹃红啊

  炙热了我的心

  陶醉了我的情

  映红了大别山哪

  红在我心中

  杜鹃红啊杜鹃红……

  这首脍炙人口的《麻城杜鹃红》唱出了龟峰山风景区绚丽的景致和湖北麻城人的热情,也侧面反映了湖北省麻城市的平安建设工作成效。近年来,湖北省麻城市公安局龟峰山风景区派出所为更好地服务景区发展,积极打造“全息感知”的智慧景区防控体系,推动景区治安管理变革升级,创建了“无盗抢、无毒品、无邪教、无人员伤亡事故、无游客投诉、无非访闹访”的“六无景区”品牌。

  记者了解到,不仅龟峰山风景区派出所因地制宜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而且麻城市22个基层乡镇派出所都积极开展“一所一特色”创建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推动麻城平安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作出了有益探索。


  智慧警务服务景区

  记者从麻城市委政法委了解到,龟峰山风景区派出所积极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推动落实“一村一辅警”、矛盾纠纷化解等基础工作,明确7个行政村的治保主任为驻村辅警,设立了驻村警务室和矛盾纠纷调解室。

  龟峰山风景区管理处党委将联合党支部设立在派出所,联合各职能部门建立“六无景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以每月主题党日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日,共同会商化解景区各类矛盾纠纷,搭建了“专门调解”与“联调联治”相结合的纠纷化解机制,及时分流不属于公安管辖的矛盾纠纷事件,有效减轻警务压力。

  龟峰山风景区派出所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根据风景区植被多、游客多等特点,组成了30余人的村级护林队和“杜鹃红义警队”,并在景区人流密集景点设立5个巡逻驻点,合理规划巡逻区间,实现景区定人定岗定责,保证旅游高峰期的见警率和管事率;引导景区酒店民宿业主成立民宿协会,实现景区行业自治,推动形成了景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治理格局。

  据了解,该派出所还联合景区管理处等部门,共同策划“智慧警务服务旅游”项目工程,按照“清单化、图纸化”要求全面规划景区“空中、地面、中心”三大项智能管控设施,通过重点区域全监控、景区外围设立电子围栏和无线网络探针系统、景区数据展示屏实现警务调度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如何打造智慧警务?科技创新是关键。据介绍,龟峰山风景区派出所自主研发了“龟峰宿管”App,对景区100余家民宿酒店实行数字化动态管控。该App具有住客管理、民宿管理、出租房屋管理、从业人员管理、通知公告、巡查记录管理等功能,可实现住店旅客的身份自动登记,完成身份核验,数据自动上传汇聚到派出所。民警通过App后台,对各项数据统计分析,对异常情况早发现、早防控。同时,该所还开通了景区“警务在线”“微课堂”,及时向景区居民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群众防盗防骗技能。同时,为解决景区群众下山办证难问题,该所在景区警务室投放“智视通”警用设备,开通交管业务、户政业务、治安业务、出入境管理业务,实现了公安办证业务“一窗办、一次办、远程办”,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围绕‘全警为旅游、全力创品牌’工作定位,用足用好智慧手段,强化‘旅游警务’模式,确保旅游秩序持续良好、游客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龟峰山风景区派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除龟峰山风景区派出所,麻城市南湖街道办事处联合辖区派出所还推出了二维码门牌,对智慧小区实现动态管理。

  “麻城公安紧扣大数据、智能化这一主题,积极创建智慧小区、智慧校园、智慧景区,让智慧警务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麻城市委政法委负责人如是说。


  “警调衔接”解矛盾化纠纷 

  如果说智慧警务侧重于以智能化方式为民服务的话,那么麻城警方整合社会力量,探索建立的“警调衔接”机制则重在化解纠纷矛盾。

  记者获悉,麻城市乘马岗镇是革命老区,辖区老干部、老党员在基层威望高。该镇借力“五老”协会在基层的号召力,以派出所为核心组建了村级治保组织。该组织统筹镇派出所、土管所、卫生所、中心学校等8个单位,成立了“红土地联勤工作队”,队员佩戴统一徽章开展工作。辖区发生矛盾纠纷等警情后,派出所第一时间组织联勤工作队员上门做工作,实现了“小事不出村”。涉及土地纠纷、医患纠纷等警情时,“联勤工作队”的相关单位集中到派出所联合办公,共同商议化解矛盾,实现了“纷争不出镇”。

  另外,麻城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成立了多元矛盾化解中心,推出“红黄蓝绿”四级矛盾应对措施,实现了矛盾纠纷分层级妥善化解,初步形成了矛盾纠纷“联调、联治、联化”的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麻城市乡镇“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完成全覆盖,设置了驻村(社区)警务室,有效延伸了派出所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的触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矛盾纠纷化解“周通报”制度。即,各乡镇派出所每周报送“六大类”矛盾纠纷台账,已化解的销号处理,未化解的“挂图作战”。麻城还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平安麻城系列行动”专项考核,得分记入“争强进位”考核办法,与侦查破案同等记分,倒逼各单位重视并强力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警务前移优化营商环境  

  据介绍,近年来,麻城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切入点,针对辖区企业、商业发展需要开展创建工作,打通了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比如,麻城市白果镇下辖石材产业园有外来务工人员近2万人,大都来自福建、四川、贵州等地。为此,该镇充分借力外来务工人员自发组织的“老乡会”,将各省市“老乡会”中有威望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老乡联防队”,一方面配合派出所加强园区巡逻,加强外来人口的动态管理,一方面帮助派出所调解打架斗殴、工伤死亡等事件,有效缓解了企业与员工间的矛盾纠纷,减少了影响企业生产的突发事件。

  麻城市宋埠镇历来有“小汉口”之称,是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为更好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镇区1300余家商户,宋埠镇在繁华商贸步行街设立“商会警务室”,叫响“护商安商、困难我帮”口号,近距离维护商圈经营秩序。同时,该镇还积极组织商会及镇直相关单位参与商户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切实增强商户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麻城经济开发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推动警务前移、服务前倾,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及时介入处置,有效提升了公安派出所服务能力和水平。

  另外,麻城市浮桥河湿地公园成立了守护库区安全的水上巡逻队,黄土岗镇成立了守护菊花产业园的“菊香义警”特色联防队。依托这些队伍,浮桥河湿地公园、黄土岗镇的见警率大大提升,从源头化解了矛盾纠纷,有效服务了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