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公安机关侦破侵权假冒犯罪案3800余起

为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贡献警方力量


  日前,公安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公安机关侦破侵权假冒犯罪案3800余起。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局长吕武钦表示,近两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全国警方连续开展专项行动,侦破一批重特大案件。特别是组织开展“昆仑”专项行动,对侵犯商标、版权、专利和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犯罪开展破案攻坚。


  对盗录传播电影行为全链条打击

  盗录电影并传播现象经常发生,威胁电影产业健康发展。今年春节前夕,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会同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中宣部电影局联合部署开展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集中行动以来,浙江省公安机关会同版权、电影管理部门迅速行动,已侦破侵犯影视著作权案3起,其中金华市警方侦破“2·19”盗录传播春节档院线电影案,抓获19名犯罪嫌疑人,查缴作案设备17台,实现对线下盗录、线上传播的全链条打击。

  浙江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王晖向记者介绍,今年2月15日,该侦查总队接到公安部指令,要求对监测发现的浙江金华地区个别线下影吧内非法播放盗版《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春节档影片的线索开展调查。接到线索后,他们立即部署金华公安机关会同文化执法部门共同开展核查,当天即在该市一家线下影吧服务器内查获供顾客点播观看的涉案盗版影片。2月19日,金华警方以涉嫌侵犯著作权罪正式立案,并组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专案组进行侦查。专案组全员放弃春节休假,投入案件侦办。

  “一方面从金华线下影吧的经营者李某某入手,顺着盗版影片的传播路径,逐层向上溯源;另一方面,在有关部门的技术支撑下,侦查锁定了盗录人为周某和毛某某两人。”王晖说,在推进上述案侦工作同时,浙江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环境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总队部署专案组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全网排查,锁定多个存在传播盗版春节档电影的网站、App。

  截至3月27日,专案组成功查清了包括影院偷拍、交易流转、影吧播放、网站传播等违法犯罪产业全链路流程,涉及全国8个省份12个城市的19名犯罪嫌疑人和涉嫌违法人员,均已到案,对其中未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相关人员全部移送文化执法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针对此案犯罪活动特点,王晖表示,偷拍盗录是盗版院线电影的主要传播源头;盗版影片在线下影吧快速传播;互联网上分享、转发、下载加剧盗版影片扩散。下一步,浙江警方继续联动版权、电影等行政执法部门,建立部门合作机制,加大对侵犯影视著作权违法犯罪活动的主动侦查和打击力度。


  严惩制售假农药犯罪维护粮食安全

  去年12月,黑龙江警方根据群众举报线索,侦破一起制售假农药案,打掉犯罪团伙3个,捣毁生产、存储窝点11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公安局副局长勾兵向记者介绍,去年5月,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有一批冒充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伪劣“敌草快除草剂”已销往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经侦查发现,加格达奇区某农资商店实际经营人夏某某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向辖区内农户大量销售疑似假冒伪劣敌草快除草剂。

  当地警方迅速立案侦查,并确定犯罪嫌疑人夏某某上线是3个有组织的制假售假犯罪团伙。鉴于案情重大,该局立即成立专案组,经过6个月的缜密侦查,最终查清了分别以尹某某、赵某某为首的两个制假售假团伙和以潘某某为首的售假团伙制售假农药的犯罪事实。

  调查显示,2020年以来,尹某某、赵某某以各自亲属为骨干结成犯罪团伙,在未取得农药生产相关资质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以除草剂为主的假农药,制造并张贴多种商标标识,冒充正规厂家产品对外销售,涉案金额逾亿元。

  勾兵表示,在公安部和黑龙江省公安厅统一指挥协调下,专案组打掉制售假农药团伙3个,抓获涉案嫌疑人15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处、储存仓库7处,扣押大量制假设备、工具及成品半成品伪劣农药、原材料、包材,涉案金额逾亿元。下一步,警方将保持对假劣农资犯罪的高压态势,推进“昆仑2021”专项行动,维护粮食安全。


  侦破生产销售假冒电气产品案

  电梯等设备的电源装置一旦出现问题,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但有不法分子购进无牌劣质双电源开关,贴标后冒充正品销往10省市,累计销售金额1000余万元。

  河南省开封市公安局副局长刁百闯介绍了侦破“8·13”生产销售假冒电气产品案的情况。刁百闯表示,权利人公司举报称,在河南开封发现有使用假冒该公司品牌的双电源开关。双电源开关主要安装在高层楼房的电梯、风机等不允许停电的重要设备上,系备用电源的自动转换装置,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重大危害。接到线索后,开封市公安局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立案侦查。

  经查,这批假冒双电源开关是从侯某与陈某处购进。专案组利用大数据深入研究发现,其上线为张某,张某通过社交软件大肆发布双电源开关销售信息,张某从吴某处购进无贴标电源开关与知名品牌的商标包材后,组织人员加工贴标邮寄至用户手上。专案组立即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6处,现场查扣各类假冒名牌电源开关10余种1200余台,查明累计销售金额1000余万元。

  刁百闯表示,经专业质量检验机构检测,该犯罪团伙所售假冒双电源开关质量低劣,短路接通能力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根据与行政部门的协作机制,开封市公安局已将相关违法犯罪线索通报当地市场监管局,售出的伪劣产品已全部追缴。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相关单位对安装使用的涉案伪劣产品予以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打击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知识产权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作用,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李剑涛介绍,当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一是量大面广。犯罪总量仍处于高位运行,涉及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医用防护物资、儿童玩具、汽车配件、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领域,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侵犯商业秘密、假冒专利、网络侵权盗版等犯罪活动扩散蔓延,严重危害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造活力。二是涉网犯罪突出。随着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视频直播及网络支付、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发展,传统的制假售假、侵权盗版等犯罪活动呈现出向网上转移的趋势。三是犯罪团伙化、链条化特征明显。一起案件往往涉及众多领域、多个地区,形成黑色产业链条,有的甚至跨国跨境制假售假。

  李剑涛表示,围绕侵权假冒犯罪突出的重点领域,公安机关坚持网上网下、人力技术结合,调动一切资源力量,充分应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加强线索排查,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同时,强化警种联动、区域协作,对跨区域、系列性案件,坚持全链条打击,追根溯源,坚决摧毁犯罪窝点,坚决查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坚决斩断非法利益链条。

  吕武钦说,各地公安机关应主动加强与本地相关行政监管、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线索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共享等合作制度,共同研究解决打击防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与立法、司法机关配合,针对基层一线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分类解决,推动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法律,统一执法司法标准,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

  针对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不断增多的趋势,吕武钦表示,要积极参与国际刑警组织发起的联合行动,加强同各国警方的执法合作,打击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据了解,2020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围绕46起重点跨国(境)案件开展线索通报、情报共享、协查取证等多层面执法合作。同时,应国际刑警组织邀请,中国警方连续参与打击假药犯罪“盘古”行动、打击食品犯罪“奥普森”行动、打击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猎鹰”行动等国际联合执法行动,为完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