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检察机关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近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2020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及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2020年,北京检察机关共依法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6件179人,依法起诉131件216人;经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48人;共受理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监督案件75件,提请抗诉3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份;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监督案件32件,提出抗诉1件。2019年至今,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11件14人。
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案件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刑事案件以高科技犯罪、下游犯罪为主。二是大量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相对集中由北京办理。三是经抗诉民事案件获改判支持,促进裁判标准的统一。四是涉及老字号商标类案件时有发生。随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领域产业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侵权手段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以“反向工程”“技术迭代”为名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逐渐增多,采用“爬虫”技术抓取网络数据后复制发行、架设“私服”推广盗版游戏软件等侵犯著作权现象层出不穷。
此外,根据北京检察机关办案情况,因不服国务院部门作出的知识产权授权确权、强制许可等行政裁决的案件由北京管辖,相对而言,北京地区处理的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偏多,且近两年来上升趋势明显,2019年、2020年受理数是2017年、2018年的4倍,2020年商标类案件受理48件,专利类案件受理2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