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政法攻守兼备亮成绩
本报讯(□刘露 通讯员韩丽霞) “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政法宣传舆论工作先进单位”“网格规范达标率全省第一”……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江苏海安市政法机关始终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面对三道关卡,守之必稳,攻之必成。
守好“风险关”
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海安政法始终将维护安全稳定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2020年下半年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一。
国家安全能力不断提高。海安政法紧扣“4·15”“11·1”等时间节点,开展国家安全普法宣传1000余次、专题培训1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30余万份。同时深入开展依法取缔和打击“精神传销”等有害培训,防范打击邪教组织专项行动,创新推动网格反邪试点工作。
隐患排查化解不断增效。严格落实各项预警研判流程,重大事件预警率达100%。建立县镇两级非诉服务中心,深化“无讼无访无刑事”村居创建,2020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率99.67%,并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
专项斗争成果不断扩大。2020年侦破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九类案件29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3名、逮捕325人,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提起公诉涉黑涉恶案件6件56人,判决黑恶案件6件53人,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约5.1亿元,群众对扫黑除恶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惠民关”
提升政法工作保障力度
海安政法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聚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智慧治理提档升级。建成联动指挥、视频会议、统一通讯指挥和视频图像汇聚等配套系统,构建“市镇村网格”四级联动快速指挥体系,实施“市域智能卡口”建设,推进68个老旧小区技防改造,优化整合前端感知设备布局。
法治建设持续深化。政府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合法性审查率保持100%,获评“全省合法性审查先进集体”。有序推进政法业务协同单轨制工作试点,成立一体化执法办案中心。群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在全省领先。
疫情防控保障有力。大力推进依法防疫抗疫,运用大数据精准防控,实行网格化群防群治,全力做好研判预警、排查追踪、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150余名党员干警带头指引,持续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在工作中涌现出江苏“最美防疫先锋”王汉文等一批先进典型。
跨越“创优关”
放大政法品牌辐射效应
海安政法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推陈出新,创建平安名片。
市域社会治理蹄疾步稳。建成实体运作、统一调度的市镇两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实现“12345”热线统一受理各类群众诉求,2020年共受理工单件16000余件次,办结9890余件次,群众满意度99.6%。
网格化服务管理提质增效。重塑网格架构,推动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全面整合辅警、城管协管员等基层辅助力量495人,实现城乡专职网格员全覆盖,网格规范达标率位居全省第一,“警网融合”经验在全省推广。开展“小化工”专项整治,逐网格清查各类企业和小作坊、小窝点2906家,发现疑似“小化工”9家,甄别确认2家。
政法干警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开展“政法干警能力提升年”活动,以“五比五做”为抓手,实施十警亮风采、百警上讲台、千警大比武“十百千”工程,通过组织政治轮训,干警“七种能力”得到提升。
下一步,海安政法机关将深入开展稳定风险问题攻坚突破年、服务保障发展固本强基年、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年、法治思想学习践行落实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升年“五个年行动”,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于天通苑社区人口数量庞大、家事矛盾复杂的特点,天通苑法庭自2018年5月2日调整为专业家事审判庭,并根据家事纠纷案件难易分明的特点,结合实际,组建了以法官名字命名的1个速裁审判团队与3个普通审判团队。只有4名员额法官的人民法庭,面对的是超大辖区内每年近2000起案件,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近年来先后荣获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