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树芹代表:增强农业吸引力 培养“新农人”

  本报讯(记者邵春雷) 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来自农村基层,是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宜沟镇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来,她带领村民谋发展、建家园,向阳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作为一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她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当地村民。今年两会期间,葛树芹提出了关于增强农业吸引力,提升农民职业身份荣誉感的建议。

  葛树芹说,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非常明显,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是老人留守,年轻人外出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老龄化、乡村空心化明显。

  且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构建现代化、智慧化农业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大多数农民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技能和素养。

  葛树芹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是关键。农业部在《“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强化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她表示,相关部门可以从制度角度出发,加入奖励机制,释放政策红利,使优惠政策和乡土情怀共同发力,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科学制定培育方案,完善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建设,以农民夜校为载体,以现代化、智慧化为方向,提升实用性技能及科技、创新含量,提高科技化、机械化、集约化程度,打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落实藏粮于技。

  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中引入更多关于农业、农民的正面题材,用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增强农民身份荣誉感,熏陶出一批厚植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情怀的青年“新农人”;在全社会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以先进典型带动、榜样模范影响的良好效应,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加入到职业农民队伍中去,从而改善农村空心化情况。

  葛树芹表示,农村还可以依托5G网络,深入发展农村电商,以“互联网+产业”模式,为农村经济拓宽发展道路,打开产品销路,加快产品的经济效益转换速度,充分发挥“新农人”作用,为职业农民消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