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为持续深入做好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日前,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

  《方案》要求,对所有中小学校和在校学生开展全面排查,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对排查发现的苗头迹象或隐患点,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切实防止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对实施欺凌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批评教育、警示谈话和纪律处分、训诫、转入专门学校等惩戒措施。对遭受欺凌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一旦发现学生遭受欺凌,学校要及时制止并进行调查处理;情节严重,要及时报告,并迅速联络公安机关介入处置。

  《方案》提出,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题培训,加大家庭教育力度。进一步健全责任、预防、考评、问责机制,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方案》强调,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周密部署;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不断改进防治措施,确保治理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