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1月11日,占地面积约4100平方米的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据了解,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的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入到全新的阶段。今后,群众进“一扇门”就能享有公共法律“全服务”。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尹航和北京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为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与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同时揭牌的还有“北京市宪法宣传教育基地”“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站”“北京市涉台公共服务中心”。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最大的亮点主要体现在:
——半包围式窗口保护群众隐私。该中心整体划分为3个区域,分别是服务区、功能区和办公区。在一层服务区,开辟了开放式和会客式接待窗口,开放式窗口主要办理需求单一、流程化的事项;会客式窗口主要办理情况复杂、私密性要求高的事项。会客式窗口全部采用半包围设计,在让群众备感温馨的同时也保护了其隐私,是中心的一大设计创新。
——真正实现了一站式全业务覆盖。该中心涵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人民调解服务、律师公益服务、司法鉴定服务、听证服务、宪法宣传展览等八大服务职能。
——实现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的融合。实体平台提供“面对面”“无条件”法律咨询解答服务;网络平台对群众的留言咨询24小时内进行解答,在线咨询问题保证5小时内响应解答;12348热线平台提供“不打烊”法律咨询服务,即时办结,无法回答的将约期答复。群众通过热线反映的法律援助诉求,会通过工单传递给实体平台,工作人员将与申请人主动联系,省去了群众拨打多个电话在不同部门间来回咨询的麻烦。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公证协会、人民调解协会、司法鉴定协会相关职能都已入驻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在现场即可获得公证咨询服务、申请人民调解、对涉司法鉴定投诉案件审核受理等服务,同时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还引入了北京市律师协会知名公益律师服务热线功能和律师调解品牌,设立律师专业调解室为当事人提供诉前调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