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安机关教育整顿在行动

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


  砺警铸魂、激浊扬清。对公安队伍来说,这是一场革命性的锻造和重塑。

  今年7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以来,各地探索创新执法监督机制、重点地区开展政治督察、重点警种加强研究谋划,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党委主体责任……努力构建公安特色大监督格局。

  教育整顿促执法监督机制创新

  2020年9月21日,全国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视频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强化政治建警,整治顽瘴痼疾,以教育整顿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目前,作为全国警方执法规范化建设样板,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市建成19家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各区全覆盖,规范430个基层所队案管组标准化运行,在229个基层所队分批启动智能办案区建设,推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48小时全流转”模式常态化……实现了一站式规范办案、全流程监督模式,为规范化执法办案再上一道“保险锁”。

  公平正义是执法工作的生命线。

  针对接警不处警、处警不办理、超过法定期限不依法处置等“顽症痼疾”,甘肃省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受立案统一归口管理规定。对于刑事案件立案、采取强制措施、撤销案件、移送起诉、涉案财物处理等重要环节,以及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的行政处罚案件,均要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审核把关。

  “目前,我省县级公安机关办理的案件要经办案民警、法制员、所队领导、法制部门以及局主要领导审核同意,才能做出决定,构建了全流程、多层级、全方位的监督格局。”甘肃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范化的执法办案和涉案财物管理场所是公正执法的基础保障。

  为提升执法公信力,贵州省围绕人、物、卷要素建立集中办理、全程监督的执法办案新机制,对刑讯逼供、超时讯(询)问等行为自动预警,在智能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统一平台,相关警种同步开展立案、侦查、鉴定、现场审批等工作,构建资源集中、警种高效协作的执法办案模式。

  法制监督队伍是整个公安执法工作的“啄木鸟”。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发挥覆盖全警的22名法律顾问、41名执法办案合议组成员、60名法制民警、211名法制员的监督纠错和法律保障职能,确保公安权力在法治轨道内运行。

  徐州市公安局全面推动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落实,持续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特别是针对执法领域存在的顽瘴痼疾,开展摸底清查,组织全体民警自查自纠。

  从源头上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完善。

  湖南省宁远县相继出台《宁远县公安局接处警规范》《宁远县公安局受立案规定》《宁远县公安局办理刑事案件“三统一”规定》等20多部规范性文件,为一线民警在接处警、受立案、侦查措施等执法环节,提供详尽可操作的执法指引。

  以教育整顿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执法规范化建设固化教育整顿成果。随着全国公安机关教育整顿的持续开展,各地警方着力构建系统全面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预防、解决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加强政治督察全面从严治警

  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从2020年7月至2021年底,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这是一场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

  监督是腐败的阻燃剂,制度是腐败的防火墙。

  作为公安部机关和全国公安机关纪律作风的监督者,公安部督察审计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期间12389群众举报投诉案件核查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警务督察部门对教育整顿期间发现的重要线索加强梳理核查;部署对刑事案件受立案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网上督察。

  为了严肃查纠公安队伍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陕西省潼关县公安局警务督察大队重点针对执法办案中以权谋私、有罪不究、办理人情案等问题,以及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配偶及其子女违规从事经营活动等问题,加大核查力度。同时,梳理群众反映问题的具体内容,积极会同纪检监察、经侦、刑侦、交管等警种部门,建立疑难复杂案件联动会商研究机制,形成监督合力,解决案件的定性、督办、追责、整改等问题。

  针对以往督察力量薄弱、督察覆盖面窄、督察人员专业性不强、督察成效不明显等短板,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公安局拓宽督查机制,通过与该县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督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与特邀监督员一起督查队伍建设情况,将监督工作从“单打独斗”向“联合作战”转变,进一步丰富监督模式。

  河南三门峡市运用110指挥中心与警务综合平台数据进行比对排查,开展“警情大巡查、案件大评查、整改大督察”。

  今年8月底,公安部召开首批政治督察动员部署会,要求聚焦政治建警,发挥政治督察的政治引领作用。

  根据公安部印发的《政治督察工作方案》,公安部已派出5个督察组,分别进驻河北、吉林、安徽、广西、贵州等5省区公安厅开展首批政治督察,全力构建运行高效的政治督察体系。

  近日,河北省公安厅制定出台《全省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20条措施》,明确建立健全政治巡察督察制度,年内启动对厅直机关第二轮政治巡察,年后启动对下级公安机关党委政治督察,实现3年全覆盖。

  吉林省公安厅印发《全省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2020年下半年重点任务》,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不合适的及时予以废止或修订。

  目前,公安部第二批督察组已经进驻黑龙江、河南、湖南、四川、宁夏5省区公安机关。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全国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督导检查工作方案》,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对政治督察中发现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和问题突出的领导干部及时作出调整或提出处理意见;公安部法制局加强执法监督,对公安机关及民警执法办案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对各地依法开展执法办案及保障民警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支撑。


  开展警示教育提高党性觉悟

  警示教育,是这次公安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内容。

  为全面强化队伍管理,提升全警法纪意识,浙江绍兴市越城区警方通过多项举措,将教育整顿向纵深推进。

  12月1日晚,越城区公安分局特邀驻绍兴市公安局纪检监察组案件审理科科长谢群与全体民警、辅警面对面探讨“为什么要守住底线”。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纪严于法、法纪协同……”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谢群从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出发,通过从严管党治警力度在不断加大、对警示教育的学习必须入脑入心、珍惜警察职业等6大关键要素,结合近年来查处的身边典型案例,警示广大民警、辅警守住党的纪律这条“底线”。

  民警表示,对于可能导致腐败的各种问题,只有对错之分,并无大小之分。要克服不健康心理,这对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大有裨益。

  日前,为增强民警拒腐防变的能力,临沂市公安局组织全市民警观看警示教育片《一名公安局长的“多面人生”》和《利剑出鞘》。

  《一名公安局长的“多面人生”》用临沂市公安局罗庄分局原局长宋传增的腐化堕落事例,剖析了他的人生轨迹和走上违纪违法犯罪之路的根源,对公安民警具有针对性教育意义。《利剑出鞘》从全市层面分析了干部违纪违法情况,也传达出临沂市反腐倡廉的决心和高压态势。

  警示教育要见实效,必须从贴近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出发。

  民警们认为,通过观看昔日同事的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人、身边事触动心灵,也找到作为民警的廉政风险点和违纪违法诱因,引以为戒、自查自改。

  学习教育是教育整顿的关键环节。

  云南省红河州公安局发挥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基因融入党建,全州各级公安机关组织5000余人次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入警)誓词,通过学典型、读红书、践初心主题党日等活动,让每一位民警接受红色教育、坚定政治自觉、增强履职能力。

  湖北省潜江公安机关推出领导带头学、单位集中学、授课辅导学、个人自主学、微课引导学“五学方式”,持续推动教育整顿深入开展,特别是梳理汇编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让民警严明纪律作风。

  公安队伍坚持清正廉洁,才能走得更远。

  “希望家属们常吹廉政枕边风,看好自家门、管好身边人……”近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公安局以市局党委名义向全市警属们发布《致全市公安机关民警、辅警家属的公开信》,引导广大民警辅警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齐家的表率模范。同时,发动警属做廉洁自律的“监督员”,管好身边人,让警钟长鸣。

  教育整顿期间,乌兰察布公安机关组织召开警属座谈会5次,围绕如何建设廉政家风展开座谈,引导民警辅警家属的守廉助廉意识,提醒民警辅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铁腕治警,正风肃纪。

  开展教育整顿与健全完善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体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打好这场正本清源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