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陵教育系统唱响校园“平安歌”
“健康第一,安全第一”,湖北省江陵县教育系统把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学校头等大事来抓,大力推进各学校的法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等多种形式,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形成“人人都有责任去管,事事都有记录可查”的工作管理制度,筑牢学校的“安全防护堤”。
开展安全预防系列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江陵县三湖管理区初级中学加大管理力度,对安全教育进行专题部署,确定了以“健康第一,安全第一”和“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主题的系列安全预防教育活动。
在具体工作中,该校坚持以校长作为学校防控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师生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手抄报,将疫情防控与宣传教育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全面抓和重点抓相结合,开展安全预防系列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接受防新冠肺炎、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水痘、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了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在安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该校将住校生确定为管理重点,强化食堂卫生管理、家校联系管理。同时,该校积极与辖区派出所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和保卫工作,特地聘请了法治副校长;组织青年骨干教师组成了安全护校队;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集体建设;重点研究、解决“住宿管理、集会纪律、习惯培养”等常态化问题,切实开展“珍爱生命”等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具备健康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强化疫情防控职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江陵县沙岗小学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了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落实。
强化“人防”意识,落实关键措施。严防校门首道防线,专人负责入门体温检测,不让任何“问题人员”进校园;坚持班主任教室门前复查制度;强化师生每日健康监测,专人落实教职工、学生的晨午检,严禁教职工带病上岗、学生带病上课;坚持学生因病缺课以及教职工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对出现可疑症状者第一时间敦促居家隔离或到医疗机构就诊。
规范“技防”设置,提升防控实效。该校测温棚安装了热成像红外测温仪,每个班都配备有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所有洗手池都配备洗手液、教室配备医用垃圾桶等。调整作息时间安排,落实错时上放学,科学设置入校、用餐、离校流程与监管要求。
完善“物防”贮备,夯实防控基础。积极储备防疫物资,防疫物品储备实行专人动态管理,建立物资贮备清单,持续加强物资储备,做到动态补充,确保供应。
把平安校园创建融入日常工作
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差,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弱,湖北省江陵县希望小学把构建“平安校园”当作学校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将平安校园创建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抓细抓实学生安全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该校通过主题班队会、安全课、心理健康课,向家长下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防传染病、防溺水”寒暑假三方责任书等,重点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溺水学生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防震抗灾教育、流行性疾病防控与防欺凌和防校园暴力教育等,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具体工作中,该校通过办安全专刊、建安全文化墙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食品卫生、消防、防溺水、心理健康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并把班会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采用表演、模仿、朗读、听故事、看视频、做游戏、谈感想等形式,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与此同时,该校加大安全知识的普及,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采用教育主导、典型引路的方法,树榜样、扬新风、罚后进、抑恶习等教育措施,并及时通报各班级教育周活动情况等,进一步确保了校园安全。
打造师生健康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省江陵县秦市乡初级中学,通过严格学校值班值守制度、严格实行报告制度、严格做好防疫消杀等工作,实现了学校至今无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整个校园宁静祥和。
在具体工作中,该校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维护教学秩序稳定,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学校教职工、学生一旦有感冒发热,立即报告学校,做好检测,应当隔离立即隔离,并及时上报相关防疫机构;严格做好防疫消杀工作,定期对食堂、教室、厕所等公共场所消毒,防止病毒滋生蔓延。
同时,该校还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每天进行零报告制度,安排专人每天向各班主任询问班级学生身体状况,然后汇总向县教育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