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按下司法为民“加速键”
本报讯(记者单永昌 通讯员郑晓康)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紧盯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目标,积极探索各项便民利民新举措,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走进汉滨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宽敞明亮、功能齐备的立案大厅与该院原来拥挤、嘈杂的立案大厅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年初,该院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通过租赁方式解决了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场地问题,按照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要求进行改造。开辟了诉讼引导、登记立案、自助服务、多元调解、速裁快审、在线诉服、信访接待等多个功能区,并引入律师事务所值班律师进驻大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保险公司驻厅办理诉讼担保服务,增设了法律文书模板查询机、诉讼风险评估一体机、12368服务热线等智能化设施,真正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为防止人员聚集,汉滨区法院暂时关闭了诉讼服务和群众来访接待场所,但“线上服务”仍在继续,网上立案、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等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大显身手。
被告冯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先后两次向原告谢某借款共计18万元,原告多次催要未还,遂向汉滨区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定于3月2日开庭审理,但是恰逢疫情防控期间,加之被告冯某2月6日骨折受伤,行动不便。为确保案件能够按时开庭审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决定采用“云上法庭”在线审理该案。经过法官的释法析理,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并在线签字确认,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据悉,今年以来,该院已办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343件,通过微信、“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等平台在线审理、调解案件1700余件,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零距离体验全流程诉讼服务。
汉滨区法院年受理案件占全市法院三分之一,而法官干警人数仅有全市法院六分之一,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一直是困扰该院的一大难题。“分调裁审”机制改革让该院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好方法。
该院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设立了专门的速裁工作机构,组建速裁快审团队,将多元解纷、诉调对接、速裁快审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不断健全完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对起诉到法院的民商事纠纷,根据群众需求和案件性质,引导至相应调解室开展调解,调解成功的由速裁团队出具法律文书,调解不成的直接在速裁庭就地审理,方便当事人一站式解纷,形成多数简易案件在诉讼服务中心速调快审、少数复杂案件在后端精细化审判的工作格局。
自今年8月速裁庭正式成立以来,已审结各类案件822件,案均审理时间仅12天。诉讼服务中心共计承办案件1390件,占全院受理民商事案件总数的43.6 %,其中以调撤方式结案911件,调撤率68 %。1至11月全院平均审理天数46.4天,比上年度同期水平缩短10天,比全省法院平均审理天数少16天,位列全省收案过万件的基层法院第2位。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与综治中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接,构建多元解纷体系,筹划建设24小时法院和5G‘E法亭’,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该院院长周根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