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扫码”就医结算好政策推广开来
在社会保障卡就医结算流程不变的前提下,北京将实现“扫码”就医结算。12月16日,北京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应用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北京市将于2021年1月1日启用医保电子凭证进行就医结算。(1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就医结算方式,直接关系到就医体验。早年前患者拿着票据回单位报销,从那时起,优化就医结算方式的呼声一直很高并持续至今。随着“全民医保”时代的来临,就医结算的便捷性大大提高,刷卡看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此次北京出台政策,实行“扫码”就医结算,就是在及时吸纳科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在便民措施上做加法,是个惠民利民的好举措。
梳理就医结算方式的发展史,就会发现,从“卡时代”到“码时代”,是医保信息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带卡比带票据方便,但也同样容易遗失或忘记携带,且患者手上又是就诊卡,又是医保卡,卡的种类很多,相互之间不兼容,给看病就医造成了不便。医保电子凭证的出现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它不仅可以保存在手机里,而且是全国统一,既方便实用,又打通了不兼容这个堵点。据了解,浙江等地还将医保卡和就诊卡的功能集于一个电子码上,实现一码在手结算费用、查看病历记录等多项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各地虽然都在积极推广全国统一的医保电子凭证,但使用范围还存在一定局限。比如有的地方只能在定点大医院使用,基层医疗机构尚未开通;有的地方规定部分诊疗项目可以使用等。但北京市这次突破了使用范围限制,成为全国首座医保电子凭证就医结算覆盖全部参保人员、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费用类型的城市。相信很快会有更多地方进行跟进,医保电子凭证有望迎来广覆盖时代。
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迭代,将来可实现从“扫码”到“刷脸”的进一步优化,让便捷成为“随身带”。据报道,下一步,医保电子凭证的应用还将逐步由线下拓展至线上,通过“刷脸”也可以进行就医结算。到那时,参保者的面部特征就具备了“医保电子凭证”的作用,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看病买药不能便捷结算的问题。
但也要看到,越是便捷,越要注重信息安全,“码时代”盗刷码,比“卡时代”盗刷卡的危害更大。而且,电子码功能更多、内容更丰富,一旦信息泄露,损失难以预估。就医“刷脸”结算让人充满期待,但假如人脸识别被滥用,就等于医保电子凭证被滥用、诊疗信息有被泄露的风险。确保信息安全是提升就医结算便捷性的前提,只有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公众才能大胆“刷脸”就医,安心享受信息科技给看病就医带来的实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