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网络订餐安全的监管
为加强网络订餐外卖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避免食品在配送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自今年4月以来,浙江嘉兴南湖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美团、饿了么两大网络订餐平台,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使用“外卖封签”。截至目前,南湖区入网餐饮商户中已有130余家使用“外卖封签”。(12月16日《潮州日报》)
据了解,“外卖封签”是给外卖包装进行密封处理的一道封签,采用一次性易碎贴纸,一旦撕毁,无法重复使用,可降低外卖配送过程中受到污染的可能性,也有助于明确商户和外卖骑手之间的责任划分,给网络订餐加一把“安全锁”,利于保障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可以说,“外卖封签”是守护网络订餐安全的一剂“良方”。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逐渐发生改变,催生了许多新业态,网络订餐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17年1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时提出“五个明确”要求,即明确“线上线下一致”原则、明确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义务、明确送餐人员和送餐过程要求、明确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明确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章的衔接,以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应该明确的是,“网络订餐安全”不能全靠“外卖封签”,更需要监管机制发力,用法治守护网络订餐安全。首先,要加大对外卖商家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发现“黑外卖”或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外卖企业,严肃查处问责,坚决整改、取缔,下架其在网络上的商铺,推行外卖行业的“一票否决”制度。其次,要明确第三方订餐平台的主体责任。第三方订餐平台负有对入网餐饮单位的审查权,必须严格履行好准入把关的审查义务,市场监管部门在必要时可与平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最后,要推动监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关部门要建立网络订餐数据分析监管系统,对网络订餐数据实时抓取分析,有效推动监管精确性和靶向性。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有关监管部门只有从制度上、机制上加大对网络订餐行业的严格监管,确保网络订餐食品的卫生安全,才能促进网络订餐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