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义警”有丹心 “一圆六方”有实效

  “当涂义警”已经成为“江淮义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圆六方”共建模式也将在马鞍山市进行推广。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创新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一方面,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的路径,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热情,组织成立了“当涂义警”队伍,对建设“平安当涂”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当涂县姑孰镇提署社区创建了“一圆六方”共治模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以党建为引领,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当涂义警”绘新图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当涂义警”。在防汛期间,他们逆水而行,为老人孩子送食物;在中高考时期,他们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在公安干警搜寻犯罪分子时,他们提供重要的情报线索;日常生活中,他们参加志愿活动、开展治安巡逻、进行法治宣传……他们职责明确,为社区居民服务,每当社区“吹哨”,他们立即“报到”,总是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

  “我们当初提出成立义警队伍,主要是想弥补警力不足的现状。”当涂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指挥长陶文向记者说起建立“当涂义警”的初衷。

  近年来,当涂县公安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的路径,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热情,打破传统思维,主动引入了“互联网+”理念。2016年4月,“SASA”微信平台成立,该平台集合“信息搜索”“我来破案”“缉捕在逃”等功能板块,可以接收图文、视频、定位等,这意味着网友能够随时随地、以多种形式举报违法犯罪线索。2016年12月,“SASA”平台的“粉丝”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虚拟走向现实,“当涂义警”正式成立。

  从成立至今,义警队伍不断壮大,工作范围与内涵也不断延伸,他们陪伴当地百姓走过了4年时光,逐渐成为群众身边的“五大员”。即,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在重点区域和重大活动安保期间开展治安巡逻,与一线警力形成时空互补、联勤联动的“大巡防”格局,做好治安员;充分发挥义警队伍覆盖面广的优势,广泛搜集身边的社情民意、安全隐患和违法活动信息,并根据实际向公安机关提出治安管理改进建议,充当情报员;积极参与矛盾化解工作,发挥“身边人调处身边事”群众更易认同和接受的优势,促进纠纷快速有效解决,成为调解员;定期开展“紫丝带行动”“爱心护学”“天下无毒”等志愿实践服务,做默默奉献的服务员;通过文艺表演等形式,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做好宣传员。

  2019年3月,“当涂义警”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基础工作,抓获涉嫌多次盗窃的网上逃犯许某。

  2020年7月中旬,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当涂县防汛形势严峻,“当涂义警”闻讯而动,逆水前行,积极投入防汛抢险中。参加过此次防汛行动的义警翟晓萍与陈治芬告诉记者:“我们当时去了江心洲,那边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务工了,留下的是老人和小孩,防御能力不足,在洪涝期间行动也不方便,我们就给他们送食物送水。”

  2020年10月,“当涂义警”充分发挥治安信息员作用,协助民警在当涂县乌溪镇破获两起长江非法捕捞案,抓获两名利用地笼进行非法捕捞的犯罪嫌疑人。

  截至目前,“当涂义警”共开展各类志愿活动945次,服务时长超过21000余小时,提供线索6486条,协助破获各类案件4304起,抓获网上逃犯9人、收缴赌博机527台、铲除罂粟6500余株,发现涉及公共安全的隐患118处,对建设“平安当涂”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区治理看提署

  近日,记者来到当涂县姑孰镇提署社区,这里是“一圆六方”共治模式的发源地,社区服务中心文娱室内有居民正在学习舞蹈,孩子们在图书室内看书。看到社区一片祥和,提署社区党委书记汤培霞说:“我相信我们社区的居民们幸福感会越来越强,我自己也打算退休后加入她们一起学舞蹈。”

  近年来,当涂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镇化进程也随之加速,大量人员进城务工,给县城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对社区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当涂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创新“一圆六方”共建模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所谓“一圆六方”,是指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公安、民政、司法、住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六个部门共建互助的工作模式。同时,社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吸纳更多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加入“朋友圈”,形成“1+6+X”矩阵,共同为社区居民服务。一方面,社区发挥自身优势,发动网格员摸排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其反映在“民情e站”微信群;另一方面,“六方”单位根据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切实把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摸清摸实,确保社区与部门之间信息畅通。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权限范围,采取分级调度、分类派单的方式进行交办,既有效压实各级各部门的社会治理责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又促进“小问题”“小困难”得到快速处理,提高运转效能。

  今年7月8日上午,一位居民向包片网格员反映单元门前的大树长得很高,夜晚挡住了路灯照明,给出行造成不便。网格员立即将此事反馈到“民情e站”,县城管局及时“接单”,派园林所工人上门查看并联系当事人,于次日对大树进行修剪处理,让夜晚的道路回归明亮。

  以前,社区公用停车位上经常被个人私自安装地锁装置,扰乱了正常停车秩序,社区多次协调无果,此类事件屡屡发生,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后来,有人将这一问题在“民情e站”群里进行“派单”,县公安局、县城管局职能部门“接单”后,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劝解教育,最终当事人同意将公用停车位上的地锁装置拆除,群众纷纷称赞这一工作模式带来的执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