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武器制止网络暴力
据@平安成华微博9日消息,2020年12月7日23时许,王某(男,24岁)将一张内容涉及“成都疫情及赵某某身份信息、活动轨迹”的图片在自己的微博转发,严重侵犯他人隐私,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对散布泄露赵某某个人隐私的行为供认不讳,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王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12月8日,成都市公布4例新增确诊病例详情,其中20岁确诊病例赵某某因在近14天内曾去过多个公共场所,被有的网友直接称为“转场皇后”,赵某某的个人信息也被“人肉”曝光,其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出现在各大平台,遭到无数谩骂与质疑。很显然,对王某予以行政处罚对于其他意欲网络暴力者,对于那些跟帖谩骂、打电话骚扰被曝光确诊患者的人,会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网络暴力无处不在,即便对于同为受害者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也是如此。正如那位确诊女孩12月9日在网上发声的那样,自己是在不知奶奶确诊情况下才外出活动的,而从8日开始一直有人打电话、发短信对她进行骚扰、谩骂。女孩再次向成都市民道歉,希望大家都能配合防疫,早日战胜疫情,同时希望大家也能理解她,不要继续网络暴力了。
这位女孩没有表示“将追究网暴者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网络暴力就可以为所欲为。12月9日上午,四川省委书记、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在成都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坚决制止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随意曝光新冠肺炎确诊者个人信息,制造谣言,谩骂骚扰他人,甚至采取移花接木方式传播误导性照片和文字的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付出沉重代价。
一方面,那些饱受网络暴力之害的人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隐私,开展“清网行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打击力度;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律制度,研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培育良好的网络法治意识,坚持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相结合,弘扬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加强全社会网络法治和网络素养教育,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理性表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