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铺张浪费现象不容忽视

  黑龙江省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松嫩平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草食畜牧基地、农牧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其与省会哈尔滨毗邻。据县志记载,“绥化”原名“北团林子”,是东北民俗、民风最浓厚的地方之一,尤其是节日期间的农村,彩灯高挂鞭炮隆隆,杀猪烩菜风味别具一格,节日气氛十足。这些年来,伴随节日风俗,各种礼金负担和餐饮浪费也日益增加,铺张浪费现象严重,让很多人不堪重负。


  礼尚往来变味


  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全国各地迎来婚宴举办高峰。在绥化市望奎县一些村屯、乡镇,每天都有10多场婚宴,路旁饭店的生意几乎天天爆满,有村民一天参加3场婚礼,礼金花了1000多元。

  据记者了解,在绥化农村地区,除了红白事随礼,还有升学随礼、开业随礼、生日随礼、生孩子随礼、满月随礼、乔迁随礼等等,随礼支出最多的要占年收入近一半左右。不少村民直言,这种不良风俗、不良风气长期下去,会带来很大压力甚至负债,希望政府出台有关规定给予约束,减轻礼金负担,减少铺张浪费。


  餐桌浪费严重


  农村不只礼金负担严重,餐桌上的浪费也不容忽视。据记者观察,绥化的婚宴流行大菜量,10人一桌的宴席上摆20个菜比较普遍,菜量足够30个人食用。很多人都认为,大菜量才能显示主人的大气,必须要争这个面子,不能盘子“光了”面子“没了”。但很多婚宴餐桌上的饭菜几乎没动,就餐人就陆续离开了,很少有人打包带走,未动的饭菜最终会被服务员倒进垃圾桶里,浪费现象触目惊心。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