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民法典 法治惠民生
——湖北省各级法学会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综述
本报讯(记者田雄 通讯员戴欣) 今年以来,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湖北省各级法学会将民法典普法工作作为宣传重点任务之一,立足职能特色,广泛组织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省掀起了学习民法典的热潮。
民法典宣讲团深入各区
武汉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民法典宣讲团。宣讲团由武汉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市法学会联合成立。宣讲团成员由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武汉市律师协会推荐的15名法学专家教授、司法骨干力量、知名律师组成,研究领域和工作领域涵盖民法典的各个方面。
随后,武汉市各区法学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学习宣讲活动。新洲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组织召开了全区政法战线领导干部政治轮训班,特邀武汉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丁文作民法典专题辅导;江岸区对全区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民法典作出部署,把民法典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推动民法典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网络,同时将民法典纳入干部培训重点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黄陂区借助“双百”宣讲活动契机,分别于7月3日、8月14日举办了两场2020年度“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暨民法典专题讲座,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民法典的重要创新和精神实质,推动了黄陂区深入学习贯彻民法典更上一个新台阶。
市、镇、村三级联动
不久前,在仙桃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会议上,特邀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作了关于《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专题辅导报告。仙桃市法学会还与该市检察院共同组织了“仙检大讲堂”第三讲暨检委会(扩大)集中学习会,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肖志远教授对民法典进行专题解读。
另外,仙桃市还借助各种普法活动进行民法典宣讲。为此,该市制定印发了《仙桃市民法典学习宣传实施工作方案》,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100天的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市、镇、村三级联动,通过专题辅导报告会、法治讲座、漫画图解、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掀起了民法典学习热潮。同时,该市成立了由23人组成的民法典普法宣讲团,推动民法典进机关、进单位、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截至目前,仙桃市22个镇(办、场、园、区)及74家单位组织开展了民法典专题学习讲座728多场次,各中小学校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讲座169多场次,30多家企业集中开展了专场民法典进企业宣讲活动。该市还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作用,组织法律顾问(律师)走进全市713个村(社区),通过以案说法、说身边人身边事等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理论阐述和案例剖析,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学习领会民法典。
“三峡法治讲堂”
让民法典进村入户
今年7月10日,由宜昌市法学会组织发起的“三峡法治讲堂”第20期“宣传民法典、法治惠民生”讲座在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办墨池苑社区开讲。此次活动也拉开了该市民法典宣传的序幕。
随后,“三峡法治讲堂”分别走进该市伍家岗区伍家乡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西坝街道办事处。在伍家乡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湖北龙禧律师事务所主任宋志武作了《民法典与百姓生活》的专题报告,从民法典的立法过程、立法意义和法典结构几方面对民法典整体进行了解读。在西坝街办,余澜教授作了题为《民法典与您的生活》讲座,以时下社会的热点案例,分析解读民法典。
多地以不同形式
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
在咸宁市,该市市委党校教授黄卫东以《充分认识法典重大意义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为题,给政法工作者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辅导课。咸宁市还举行了咸宁市法治大讲堂,特邀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应民专题讲授民法典。在荆州市,该市政法委、法学会邀请了长江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唐飞作《顺应时代的民法典》专题辅导报告。会议通过视频形式开到了县(市、区)政法部门,相关宣讲宣传活动也在该市持续展开。在大冶市,该市法学会邀请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系副主任张作华,为全市7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讲授了《民法典的家国情怀——国家担当与家庭关怀》专题法治课。在孝感市,该市法学会邀请了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小燕,对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以及各乡镇(区)党(工)委书记、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民法典专题辅导。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十堰市结合“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成立普法宣讲团,精心组织开展以“民法典与生活同行”为主题的集中学习宣传活动。如,在该市茅箭区,民法典普法宣讲团面向机关、企业及社会各界提供“菜单式”普法服务,开展巡回授课,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分领域、分层次举办民法典讲座,向广大群众、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校师生等普及民法典知识。
湖北各级法学会联合当地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真正使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