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法学会积极落实“三个三”举措

  本报讯(记者刘国彬 □王艺涞)近年来,贵阳市法学会积极落实“三个三”举措(即三个到位、三大机制、三治并举),推动法学会工作在机构建设、规范化运行、实体化运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个到位”助力机构建设


  “三个到位”即党政支持到位、统筹调度到位、协同配合到位。一直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全市法学会建设工作,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法学会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同时,各级党委政法委将法学会建设纳入重要日程,成立了由当地党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法学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党委政府还将市县两级法学会建设工作纳入“平安贵阳”建设考核内容,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指标。另外,由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牵头,政工部门具体落实,不断加强与组织部、编制办、财政局、人社局等单位的沟通对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拟定两级法学会设立方案,积极协调编制办在规定范围内缩短审批时限。各项措施的落实,有效推动了全市法学会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县、区(市)法学会均已挂牌成立,实现了机构建设全覆盖。


  “三大机制”确保规范化运行


  “三大机制”即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服务机制。针对市法学会今年即将换届选举的实际,及时成立了以市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换届选举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详细方案。经过认真筹备,于今年8月成功召开了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同时,还制定了《贵阳市法学会办公室工作职责》《贵阳市法学会业务部工作职责》及财务报销、公文处理、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此外,市法学会还建立了“会员之家”,健全了会员服务管理、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将更多优秀人才吸纳到会员队伍中来。通过“三大机制”,确保了有人管事、有人做事,做到了办事有章可循,使法学会各项工作得到了规范化运行。


  “三治并举”推动实体化运作


  “三治”即强化政治引领、打造法治阵地、激发自治活力。组织全市近500余名律师“进党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不定期召开全市法学工作座谈会,引导广大法律工作者争做“政治合格人”和“法律明白人”。打造法治阵地,积极构建“1+1+N”省、市、区三级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所谓“1+1+N”,即指一省法学会、一市法学会和N个(即多个)专业社会组织。该模式以法治教育、法治宣传、法治服务、法治调解为核心,致力于打造贵阳市“法治示范基地”“法治实践教育基地”“党建引领非公企业法治示范基地”“宪法文化广场”四大法治阵地,旨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在激发自治活力上,启动了“贵阳法学”微信公众号和贵阳市法学会门户网站,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模式,不断推动法治宣讲走进机关、学校、社区、乡村、企业,以推动形成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