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 奋力开创山西省法学会工作新局面

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法学会会长 左世忠

  当前,正值举国上下全面掀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的重要时刻,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切实做好加强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拓展对外交流、培养法治人才等工作,努力服务平安山西、法治山西建设,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好正确政治方向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法学会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党对法学会组织第一位的要求,是关系法学会工作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加强法学会建设,必须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政治性这一灵魂,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组织的政治性,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切实肩负起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重大政治责任。要认真履行维护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职责,牢牢掌握法学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切实筑牢法学法律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团结凝聚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者、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者。要在全省三级法学会党组全覆盖和所属研究会党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完善和落实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将党的建设贯彻法学会事业发展全过程。

  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保障工作大局,助推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

  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提到在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我们加强法学会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按照《意见》明确的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加强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拓展对外交流、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和光荣使命。

  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组织的先进性,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推进研究、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拓展和创新,为服务山西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要强化战略思维、全局思维,主动对标“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和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新期待,紧密围绕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及转型综改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等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展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为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确保“六稳”“六保”“六新”各项举措落地,实现全省“十四五”转型出雏形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要依托法学会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智库优势,抓好法治人才培养,积极参与法学教育改革,拓展法学对外交流,推进法治人才库建设,着重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队伍,为山西在新历史阶段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水平崛起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和智力支持。

  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始终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我们加强法学会建设,必须坚持服务群众是法学会工作的生命线,按照《意见》明确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学会工作各个方面,把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重点,通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组织的群众性,要牢记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充分发挥法学会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等独特优势,到人民中去,到群众中去,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践行者、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党的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法律顾问就在身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化会员发展服务管理工作,坚持巩固和发展并重,不断发展壮大会员队伍,完善法学会和法学社会团体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制度,扩大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来自基层和一线法学法律工作者的代表比例,不断提升法学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把法学会建成“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要创新法律服务机制,依托省法学会工作站和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平台,努力把更多基层一线的法学法律界优秀人才吸收到法学会组织中来,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不断促进覆盖城乡、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法学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唯有奋进才能抓住机遇。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的理想信念、昂扬的精神面貌,奋力谱写新时代法学会事业发展新篇章,在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