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发展

  为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安徽滁州市积极推行“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挂牌成立商会调解工作室,把社区的工作职责细化到网格建设中,有效推动了当地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发展。


  “人知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一篇《醉翁亭记》,将安徽滁州之美以及作者的“乐民之乐”胸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近千年之后,滁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成效同样引人注目。

  日前,滁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史文军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滁州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牵引,不断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加,滁州市连续四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市。

  一站式接收 全链条解决

  滁州市人民法院与滁州市委政法委等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及20项配套制度;推动市“两办”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纳入年度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切实发挥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滁州市确保实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两级法院同步设立诉调对接中心,与保险、公证等81家机构建立常态对接机制,将多个行业调解组织纳入名册统一规范管理,目前在册调解员859人,调解案件34555件;在此基础上,又于2019年11月在安徽省率先成立诉前和解中心,汇聚多方社会调解力量,化解矛盾纠纷。

  除此之外,针对矛盾纠纷的类型、性质,滁州法院在市委政法委的协调支持下,整合重点领域解纷资源,对纠纷多发、易发的领域实行专业化、特色化调解,推动社会治理走向精细化、精准化。

  以商会调解工作室化纠纷

  滁州市工商联于2018年6月12日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总结,现今已经形成了“滁州经验”,受到多方肯定。

  2018年7月,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以多渠道立案、多元化解纷为原则,挂牌成立了商会调解工作室。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有效推进纠纷化解,南谯法院商会调解平台引入了新浪网络视频调解系统。该系统承接三方视频谈话,使得南谯法院的远程调解有序进行。截至目前,该线上化解纠纷系统调解案件比例已达到南谯法院商会调解工作室所接案件的50%以上。

  谈及参与该平台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南谯法院商会调解工作室主任、金牌调解员蒋晓云说:“今年3月至今,受理500多起矛盾纠纷案件,已化解439起。”今年10月28日,蒋晓云参与调解的一起关于承揽合同的矛盾纠纷,涉案金额8万多元,除去前期工作,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只用了半个多小时。

  “调解矛盾纠纷,首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后再辅以一定的法律知识。”蒋晓云说,为了让商会企业家更好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当地工商联每年都会举行法律宣讲会,开展普法活动。今年3月,南谯法院商会调解室开创了一种便捷、简短、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商会小课堂”,每期围绕一个法律知识点,专门普法。目前,该课堂已经进行第10期,每期录制成3-5分钟的短视频。不少企业家看完“商会小课堂”后纷纷留言:这种普法活动简短明了,通俗易记。

  截至目前,南谯法院商会调解工作室已接待咨询8000余人次,化解涉企纠纷991件,调解成功率达95%。

  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近年来,滁州市在社区治理方面先后印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滁州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明确了重点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为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滁州各地区将社区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把社区的工作职责细化到网格中,实行“多网合一、一网多格、全员参与”,实施精细化、动态化、信息化、便捷化的社区服务管理。截至目前,滁州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已全覆盖。

  滁州市琅琊区丰山街道龙池社区为省级智慧社区试点单位,通过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社区信息化服务和网格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5月,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得到安徽省委综合考核组和滁州市委组织部的一致认可和充分肯定。

  该社区工作人员说,龙池社区结合社区“网格化”工作,积极开展居民自治工作,选出18位楼栋长,发动楼栋长、党员、医务工作者等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

  “我们今年5月开启了‘楼道板凳议事会机制’。居民下班后在楼道里召开议事会,争取把矛盾纠纷和隐患消化在楼道里,通常情况下,社区居民会通过议事会提出一些意见和问题。比如,有的居民反映电动车充电难、外墙墙皮脱落问题,有的反映噪音扰民、物业费等问题。”上述社区工作人员说,通常他们会根据居民提出的问题与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让群众满意。

  此外,龙池社区还搭建“智慧平台”,定期一家一户走访,搜集问题,将信息上传到平台上,方便管理。该社区工作人员说,“楼道长会定期走访用户,对空巢老人等群体给予慰问。同时,排查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密切关注社会闲散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精神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