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打造“一站式”多元纠纷调处“区域样本”

  本报讯(记者牟希同 □薛梅 通讯员崔洪章) 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将多元调处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打造“一站式”多元调处中心,着力构建“1433”多元解纷机制,努力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

  搭建一个实体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高标准打造“一站式”多元调处中心,设立3个法官工作室、3个调解室、1个云调解室、1个心理咨询室和1个审判庭,并按照常驻、轮驻、随驻三种方式设置9个服务窗口,由区法院、区信访局、区法律援助中心、区公证处以及矛盾问题突出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因需因岗、应时应事入驻,提供访调对接、法律援助、公证矫正、涉法涉诉、联动调处等服务。同时,组建3个法官工作室、1个调解能手人才库、1个法律专家调解人才库、6个行业专业调委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功能布局,推动多元调处资源阵地融合联动、多极发力。

  再造四步工作流程,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第一步规范渠道、合理分流。明确诉前导入、信访导入、部门提请、街道上报四条矛盾纠纷来源渠道,根据诉求性质、难易程度进行分流导流。第二步衔接配合、多元调解。对婚姻家庭、人身权利、民间借贷等类型纠纷,由法官工作室主导调解;对劳动人事、土地权属等涉专业政策类矛盾纠纷,由相关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调处化解;对其他法律关系单一、案情相对简单的案件,由调解工作室兜底调解。第三步梯次滤化、速裁速决。对达成调解协议的矛盾纠纷,由法官工作室进行司法确认;对争议不大、事实清楚但调解未果的矛盾纠纷进行立案登记、速裁速决。第四步稳控托底、专班化解。通过多元调处流程仍无法解决的,纳入全区重点矛盾纠纷管理台账,调集区级资源包案解决。对前述程序仍无法化解且无法进入法定程序的,跟进落实教育管控措施。

  健全三级调解网格,实现调解资源“一体化”布局。建立区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简单纠纷就地化解,复杂纠纷多元化解,重大纠纷联调联动。各街道(开发区)整合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法庭、法律顾问等资源力量,组建矛盾纠纷化解专业团队,统筹辖区各类调解资源,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每个村(社区)按照1名专职网格员、X名部门专业网格员、N名网格调解员模式,构建“1+X+N”网格员队伍,在网格党支部统领下,协同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事情在网格内处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民意在网格内满足”。

  强化三大科技支撑,实现纠纷调解“云平台”办理。强化区、街道(开发区)、村(社区)三级综治信息系统、网格服务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融会贯通,依托“智慧网格”手机App,优化层级上报、分级处置、督办反馈、快速响应闭环流程,推动网格内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准确上报、有效分流、快速解决。今年以来,通过手机App上报流转化解网格微纠纷4500余起。开发应用可容纳25人在线的矛盾纠纷“云调解”信息系统,开展远程视频调解,在线司法确认,以科技赋能助力矛盾纠纷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