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完美执行的“老兵”
——追记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吴晓林
2020年9月12日,星期六一早,吴晓林如同往常一样前往办公室,准备部署前天晚上研判的“黑财清底”行动。出门之际,多日连轴转的吴晓林突感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10时35分,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这位执行战线的“老兵”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司法事业,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刻。
吴晓林1983年参加工作,1985年12月进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民二庭副庭长、民一庭副庭长、行政庭庭长,生前系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四级高级法官。三十五载司法路,吴晓林用生命践行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铮铮誓言。从他担任执行局长以来,瑶海法院执行局荣立三等功两次,荣获全市法院先进集体一次,他本人也荣获全省法院党建先进个人、瑶海区首届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荣誉。
近日,安徽省高院根据《人民法院奖励暂行规定》,决定为吴晓林同志追记个人一等功。
执行工作中的“亲力亲为”
“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太拼,工作过于追求完美,凡事亲力亲为。”同在执行战线工作多年的同事宋德传回忆,“他临走前一周,我们还一起强制腾出一栋7层楼的宾馆,没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并肩作战。还有3年时间他就可以退休了。”
“全体干警一定要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认真清点登记室内资产,确保安全有序执行,现在出发!”2020年9月3日上午,在吴晓林的指挥下,瑶海法院执行局6个小组8辆警车井然有序,迅速出发,前往一涉案房屋,进行强制腾空。这是吴晓林生前参与的最后一次集中执行行动。
强制腾出7层楼的宾馆,浩大的执行行动在吴晓林的调度指挥下,仅用1小时就圆满完成。如此高效得益于他事前的周密部署,对所有执行行动,他在每个细节上都力求完美,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同事们经常看到他双眼布满血丝,但走路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充满干劲,显得精神气十足。
作为执行局局长,他带领瑶海法院执行干警长期奋战在执行第一线,面对三年翻了一番的执行案件,面对挖空心思逃避执行的“老赖”,面对“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庄严承诺,他勇挑重担、身先士卒,事事亲力亲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法院“老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同事眼中的“师与友”
在吴晓林办公桌上放着一本通讯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自2010年至今整整10年间经办案件的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电话,笔记整洁细致,因为他需要不断跟他们沟通,再按照判决将行动落到实处。
“就算累趴下也要完成。执行难问题不解决,怎么捍卫法律的尊严?”这是吴晓林曾说过的一句话。
在得知并肩协作的战友去世的消息时,杨武威是不敢相信的,更多的是不敢接受,因为吴晓林前一天晚上还在像往常一样跟进案件,吴晓林于他亦师亦友。“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犹如一段段电影片段不停地在脑海中循环播放着,恍如昨日。”
杨武威是瑶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执行员,他曾和吴晓林会同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管委会政法办、公安、城管、交警、人大代表等多机构人员对强制迁出的496亩土地、大棚执行风险评估。天气湿热,他们还是坚持对涉案现场及周边逐一实地勘查。在持续8小时左右的现场执行后,终于成功迁出了被某公司占用的496亩土地,拆除大棚200余座。
为了妥善处理土地迁出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吴晓林多次劝导参股人员最好自行拆除棚子,甚至之后还多次登门进行劝解疏导,让相关人员的利益不受到过多损害。
杨武威说,他明白吴晓林的执着,执行任务于吴晓林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关乎法律尊严、人民信任的责任。
家人心中的“爱与遗憾”
1993年,吴晓林与妻子袁卫娟组建他们的小家庭,后来有了孩子,27年的婚姻生活与大多数家庭一样,有埋怨、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相亲相爱、理解与包容。
在妻子袁卫娟眼中,吴晓林是个忙碌到无暇顾及家庭的丈夫。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的电话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着奔赴工作岗位。
吴晓林有多忙?“印象中,我们吵架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一是因为他太忙,总是起早贪黑,有时候晚上他下班回来我都已经睡了,没有时间吵,再就是看他那么忙那么累,真的不忍心。”袁卫娟哽咽道,吴晓林有近10年的高血压病史,每次都抽不出时间去医院,就让她把降压药买回来。
不仅如此,吴晓林甚至忙到一直没考驾照,当初与妻子一起交了报名费,妻子的第一本驾驶证都已经到期换了新证,但吴晓林的学费却被驾校退了回来,只能每天早晨乘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去上班。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孩子的事情他也没机会参与太多,这是吴晓林一直以来的遗憾。对于父亲的忙碌,儿子也曾有过一些抱怨,“爸爸都没怎么管过我”。但袁卫娟说:“他爸爸走那天,他抱着我哭了好久。”
10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袁卫娟正与好不容易休息的吴晓林一起做饭,“他突然接到一个工作电话,说一起案件的申请人在一家超市门口看到了被执行人,他立马放下东西就去工作了。”
忙碌成了这个小家的遗憾,而温情依旧无处不在。“要说惊喜的话,他今年年初那段时间,因为疫情暴发得了一点空。2月7日我生日那天,他捧回了一束花。我现在就想他几十年后再送给我就好了。”袁卫娟说,如果早知道丈夫会离开这么早,她宁愿不做贤内助,让丈夫多花一点时间给这个小家。